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北京文保寺廟垃圾遍地 建於清代古建築多數滅失

北京文保寺廟垃圾遍地 建於清代古建築多數滅失

日期:2016/12/14 11:06:0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昌平區平坊村菩薩廟大殿耳房無存、文保碑被砸。法制晚報記者探訪發現,這裡屬於官方普查登記文物,隨著村子拆遷,逐漸疏於管護。昌平區文物管理所已去現場勘查,並計劃明年啟動菩薩廟的修繕工作。     古廟建於清代 古建築多數滅失     明代便已成村的平坊村,如今是一座拆遷村,滿眼的殘磚瓦礫,剩下的建築屈指可數,其中就包括一座破敗的菩薩廟。外來人很難注意到這座古建築的存在,因為這裡內外荒草叢生、遍地垃圾,走進大門,院子裡的蘆葦,已經有一人多高。     僅存的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殿內神像無存,廢棄物鋪地,梁檩上的彩繪圖案尚存。正殿西側的耳房坍塌,灰色的磚瓦、房梁散落一地。寺廟東牆外,掛著一塊不完整的橫幅,提醒人們這是一處文物。     北京市文物局在2009年編寫完成的《北京文物地圖集》記載:平坊村菩薩廟,建於清代。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現存山門、配殿、正殿帶左右朵殿。山門面闊一間,灰筒瓦硬山卷棚頂,廟內有光緒十年(1884)石碑一通。     而現今的菩薩廟,山門、配殿、正殿左右的朵殿已無存。記載中的廟碑,如今是一塊殘碑,遺棄在朵殿的廢墟之中。     據當地村民王先生回憶,村民管這裡叫菩薩廟、或者姑子廟,以前這裡用作辦公場所和醫務室。但隨著村子拆遷,小廟也就沒人管了,這間耳房系自然坍塌,已經有三五年。     記者注意到,此事在微博上曝光後,引起了昌平區相關部門的重視,斷裂的文保碑已被收走,只剩下一個碑座。據了解,那塊碑已經斷裂了半年多。     記者致電昌平區文物管理所,張所長稱他們已經去平坊村菩薩廟現場勘查,要求地方政府進行除草等工作,並設置院門,確保人員安全和文物安全。同時他們將在明年啟動菩薩廟的修繕。而就菩薩廟部分建築滅失的問題,他了解有的是在四五十年前就已被毀。 (來源:法制晚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