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考古新發現 杭州市中心竟有明清古海塘遺址

考古新發現 杭州市中心竟有明清古海塘遺址

日期:2016/12/14 11:03:3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近日,在杭州市江干區的常青區塊,考古人員發掘出一段明清時期的錢塘江古海塘。

 

  這段錢塘江古海塘為石塘結構,大致西南—東北走向,橫截面呈梯形。外露的部分海塘長13米,深6.6米。

 

  你可不要小看這段石頭砌成的“牆”,錢塘江古海塘與長城、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是過去保護太湖平原、寧紹平原免受洪潮侵襲的重要屏障。

 

  杭州“因湖而名”,也“因塘而存”,塘指的就是錢塘江海塘。千百年來,為抵御洪潮災害,杭州在錢塘江河口兩岸修築了不同類型的海塘,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明清以來,杭州物產豐富、百姓富裕,修築錢塘江海塘被上升為國家工程。

 

  目前,杭州境內的古海塘,主要分南岸、北岸兩條,走向已經基本摸清楚了:南線,貫穿濱江、蕭山多個街鎮;北線,按照現在的城市方位來看,從轉塘獅子口村到宋城、九溪、復興路再轉到秋濤路、清江路、石塘路,經過杭海路,一直到九堡、喬司,最後跟海寧的古海塘相接。

 

  南北線加起來,杭州境內的古海塘差不多有近50公裡,但隨著千年的治江圍墾、江道變遷、城市建設,目前基本上都在地下,有的一部分在地下一部分直接裸露在地上。 這些年,杭州也很有意識地在挖掘保護古海塘,2014年的時候,杭州考古所就在江城路以東的原江城文化宮地下,挖掘出了捍海塘遺址,那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建造的海塘,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並保存的最早的海塘實物。

 

  杭州考古部門表示,此次發現的這段古海塘,為確定明清時期錢塘江古海塘走向提供了有力證據,更為錢塘江古海塘和錢江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提供了有力支持。  來源:浙江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