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百村千幢工程建設已經開始 能帶動當地的旅游發展等各個行業的發

百村千幢工程建設已經開始 能帶動當地的旅游發展等各個行業的發

日期:2016/12/15 1:33:5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萱洲是被湘江打造出的一個可以忘卻煩憂的小鎮。古鎮萱洲向南北伸展,如一個溫柔的少女,緊緊依偎著湘江西岸月亮的脊背。在這樣的親密裡,小鎮靠水吃水,逐漸繁華,孕育出悠長的歷史。

    古舊的青磚老碼頭明朝以前就存在了,它原本無名,國民革命軍師長黃少泉奉命在此截斷北洋軍閥吳佩孚後路,不幸被叛徒出賣,中彈身亡後,當地人為了紀念他稱渡口為“黃公渡”。現在,這裡船只兩三,除了逢五逢十趕集的日子,難見昔日商賈雲集的勝景。

    老房子的門前有老人家在曬太陽,瞇著眼睛似睡非睡。平靜、寬廣的湘江也似乎在陽光下睡著了。她與江邊的吊腳樓的細語呢喃,永州的木排和裝滿大米、棉花和大豆的商船緊靠著她,曾國藩的水軍苦訓時激起的驚濤駭浪,護法軍與吳佩孚部隊血戰響徹雲霄的吶喊。鎮上20多座明清建築錯落分布,建於清鹹豐年間的劉錦公祠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萱洲劉氏第21代傳人、劉錦公第7代孫、年近七旬的退休教師劉東山苦苦守護著這座屋瓴飛拱、雕花明窗的磚木結構老屋。

    把劉錦公祠辦成一個小小的萱洲民俗博物館,老式的床、刻著“行斗較正,同治四年,永春行立”的斗、曾國藩的得力戰將、湘軍水師提督成發翔斷成兩截的墓碑,把兩層樓的劉錦公祠擺得滿滿的。

    百村千幢”工程建設,今年以來,黃山市把“百村干幢”工程作為傳承徽州文化、提升城市魅力、壯大旅游經濟的系統工程和發展文化產業、改善民生民計、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精心謀劃項目,積極向上爭取資金,財政、發改、住建、規劃、交通、農委、旅委、水利、林業、文化等部門繼續爭取相關資金支持,力爭對上爭取資金較2011年增加20%左右。實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護利用工程,完成20個古村落和260幢古民居的保護利用工作。

    選擇一批科技扶持項目,積極對上爭取科技資金,科學引入現代設施和現代科技,利用科技手段來保護和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全市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處;完成15個古村落項目設計,力爭列入第一批世行貸款項目。

    選擇一批具有牽動效應和示范效應的項目,組織開展“百村千幢”工程專題招商會,吸引外資參與項目開發;通過網上招商、以商招商、定點招商等多渠道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資商投資“百村千幢”青磚工程建設。四是通過認領、認租、認購多種形式,吸納社會名流、有識之士等民間資本參與古民居開發。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