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6處文物單位被列入保護規劃
日期:2016/12/14 11:03: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在前後三次公布58個全國重點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後,近日四川省政府再次公布三蘇祠等1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等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成都有6處文物單位列入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多年未向游客開放的孟知祥墓將建博物館,其古建築與出土文物將向游客展示。 ——1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中,涉及成都的有:洛帶會館、孟知祥墓、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芒城遺址 ——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中,涉及成都的有:邛崃龍興寺遺址、郫縣揚雄墓、新繁龍藏寺 芒城遺址(都江堰)——城牆、壕溝等將原址保護與展示 洛帶會館(龍泉驿)——古建築將加固、替補損壞構件 孟知祥墓(成華區)——將建博物館陳列展示出土文物,墓內古建築將對游客開放 都江堰芒城遺址將原址保護與展示 此次公布的1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中,涉及成都的洛帶會館、孟知祥墓、成都平原史前城址·芒城遺址等,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中,包括成都的邛崃龍興寺遺址、郫縣揚雄墓、新繁龍藏寺。其中,芒城遺址位於都江堰,是一處距今45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它的發現以及與它同時期幾處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的發現,填補了四川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的一項空白。規劃中,芒城保護范圍面積20.69公頃,整個遺址的核心區都列入規劃中,芒城的城牆、壕溝等將原址保護與展示。 洛帶會館是我省保存最完好的客家會館建築群,是客家會館建築的典型代表。歷經三百年風雨,文物建築存在不同程度的殘損,其中廣東會館後殿殘損較為嚴重,石碑、匾額、楹聯等附屬文物都有一定的殘損。保護規劃中稱,將對洛帶會館的古建築進行加固、替補損壞構件等保護。 孟知祥墓古建築將對游客開放 孟知祥墓,史稱“和陵”,是五代後蜀皇帝孟知祥與其妻福慶長公主的合葬墓,位於成華區青龍鄉石嶺村六組境內的磨盤山南麓,其墓葬形制十分特殊,是唐五代時期精湛建築技術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寶貴實物見證,是研究唐五代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知祥墓為磚石結構古墓葬,年代久遠,對其產生破壞的因素較多。目前,孟知祥墓暫時未對外開放,也未配置對外接待服務設施。在規劃中,孟知祥墓內古建築將對游客開放,還將建博物館陳列展示孟知祥墓的出土文物。 川渝聯手打造西南石窟藝術展示長廊 在此次公布的1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還涉及安岳石窟、通江千佛巖石窟、牛角寨石窟、夾江千佛巖石窟等6處石窟及石刻;1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規劃中,涉及中江大旺寺摩崖造像、威遠佛爾巖摩崖造像、彭山老鷹巖摩崖造像等5處石刻。 記者了解到,目前川渝石窟保護與利用已經列入“十三五”區域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川渝兩地共有石窟寺及石刻8032處,其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71個石窟及石刻分布點),居全國第一。這些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是巴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稱為川渝石窟。川渝地區擬將星羅棋布的石窟文物資源整合起來,打造西南石窟保護與藝術展示長廊,並形成點、線、面相結合的保護和利用體系。 來源:成都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