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偃師市缑氏鎮程村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程震墓碑被人修在了私家陵園內

偃師市缑氏鎮程村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程震墓碑被人修在了私家陵園內

日期:2016/12/15 1:18:5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偃師市缑氏鎮程村村民向大河報記者反映,位於該村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程震墓碑被人修在了私家陵園內,且該私家陵園無正規手續,屬違規建築。

  “這個陵園1畝多地,是本村村民、偃師市政協委員張宏偉私自修建的,裡面有他姥姥、姥爺的墓碑。”村民告訴記者,這個私家陵園是在程震墓的原址上修建的,程震是宋元時期重臣,也是該村程姓的先祖。當地文物部門表示,該陵園無手續,屬違章建築,當事人如不徹底拆除,文物執法部門將采取強制措施將其拆除。

  村民說:政協委員打著保護石碑的名義,修了私家陵園

  大河報記者接到電話後趕到程村,在村旁見到了被鐵皮包裹著的墓碑,碑上還有個活動門,門上鎖了兩把大鎖。村民將鐵門打開後記者看到,墓碑高約4米,寬1.1米,厚40厘米,碑頭有6條蟠龍,碑下有巨鼋馱著,碑上雕的字蒼勁有力,有“元好問撰文”字樣。石碑被一個凹形圍牆三面包圍,碑後是一個封閉的小院。

  村民程東軒告訴記者,以前程震墓前還有石羊、石老虎,後來被送到洛陽博物館和關林了。目前僅存的是這塊兒歷經磨難、文革時期險被砸碎的石碑。“石碑上有些字已經被抹掉了,原因是許多外地人在這裡拓片,拓過後為了使自己的拓片升值,就把石碑上的字抹掉一兩個,現在石碑被損壞得越來越嚴重。”程東軒說。

  眼看著石碑被破壞,村裡程姓人急在心裡,而恰好此時該村一名很有經濟實力的村民張宏偉表示要保護墓碑。“張宏偉是偃師市政協委員,他對村裡幾個輩分高的老人說想修個院子和石碑樓把石碑保護起來,幾個老人都同意了。”程村村民程廣義告訴記者。

  村民們向記者介紹說,張宏偉的外婆、外公也是程村人,石碑所在的地方以及附近的一小塊兒地剛好是張宏偉家的,村裡老人同意他修院子保護石碑後,他又將墓地附近將近1畝的地租了過來,於2014年清明節前後將院子建了起來,院子囊括了石碑和石碑以北近千余平方米的地,但是更靠北的程震墓卻沒被囊括進去,石碑樓也沒建起來。

  “院子修好後,張宏偉把自己外婆、外公的兩方墓碑給設了進去,墓碑後面還挖有一個水池,同時修建了假山、涼亭,一下子就變成了私家陵園。”村民們說。

  “老人們都不願意,你想想,來祭祖了,頭對墓碑一磕,是拜程震祖宗的墓碑還是拜他外爺外婆?陵園正好還修在墓碑和墓地之間。”程廣義告訴記者。

  文物局:當事人如不拆陵園,我們將予以強拆

  “這個糾紛當時報過警,鄉裡也進行過協調。”當地派出所一名民警告訴記者,經過缑氏鎮協調以及當地文物局要求,當事人同意拆除私家陵園,但由於在放炮習俗方面各不相讓,雙方不歡而散。“後來就修了一個凹形牆,把石碑露了出來,陵園一直沒拆完。”

  記者從偃師市文物局了解到,張宏偉所建這個陵園並無手續。“這個事情鬧了一段時間了,我們已經責令當事人5月15日前必須拆除,我今天還專門去看了一趟。”該局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記者隨後聯系了張宏偉,得知記者的來意後,張宏偉說他應該好好談談他的委屈。

  “當時我有錢,他們找到我說想讓我建碑樓保護石碑,我說可以,就建成了,後來不知道為啥開始告我。”張宏偉說,他是受邀保護石碑的,村民們說陵園裡有他外公、外婆的墓碑也不是事實,裡面的兩方石碑分別是功德碑和恩澤碑。

  記者表示有村民向記者出示過當時陵園內兩方墓碑的照片,確實是其外公、外婆的,張宏偉回應說這兩方墓碑是活動的,早就移出了陵園。另外,有村民說他修陵園是為了借程家的風水,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建這個陵園確實沒有手續,但是文物部門要求拆除後,我沒提出任何異議當時就說要拆。說句實話,當時說讓建我就建了,說讓拆我也拆了,還四處告我,他們就是欺負外姓人。”張宏偉說。

  “一開始村民都想著這是個好事,誰知道最後張宏偉把家裡老人的東西給放了進去,變味了,後來拆了沒有拆徹底,我們已經下達了最後通牒。”偃師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當事人不主動拆除,文物部門將會采取強制措施將違章建築拆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