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興安古鎮有“嶺南吐魯番”之譽

興安古鎮有“嶺南吐魯番”之譽

日期:2016/12/14 10:28:0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有“嶺南吐魯番”之譽,也是柑橘之鄉的興安,水鄉濃郁的風情令人留連。

    這片兩次改寫中國歷史的神奇土地,有在秦始皇時期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重要興安古鎮圖片作用的古靈渠,有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有現代化的旅游項目樂滿地……但興安的古橋流水、古巷幽深、古物荟萃,卻更令人著迷。沿著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就的路,穿過三進五進幽深的暗宅院落,撫摸著木質門框上精美古樸的雕花,一不小心就走入了一個塵封已久的千年歲月。

    城內的建築則依形取勢,層層跌落,杜牧《阿房宮賦》中“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便是其真實的寫照。古樸的建築中處處滲透著秦朝威武的氣息,三條古街更是盡顯秦漢風情,而酒肆茶樓,百年老店亦讓游人不覺迷失其中。九井坊中的個個商鋪亦是別具一格、無奇不有,店內之物每一件都令人愛不釋手。

    水街,就是古靈渠流經興安縣城長約一公裡的街市。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城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殇景區、娘娘橋、萬裡橋、馬嘶橋、古戲台、金鐘街、湖廣會館、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長廊、古石雕群、民俗風情區等。

    溯靈渠而上,經過娘娘橋、萬裡橋、馬嘶橋到粟家橋,近千米的靈渠水街,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具有濃郁嶺南風情的市井畫圖,再現了清代詩人蘇宗經曾經描繪的水街:“徑緣橋底入,舟向市中穿;槳棹揮波易,蓬窗買酒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