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璞玉 古鎮渾金
日期:2016/12/14 10:23: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頭上,藍天白雲;腳下,綠水青山;耳邊,蘆笙飛揚;眼前,一片春光。”甫一踏上西南邊陲的這方清涼世界,便傳來了苗家阿妹的曼妙歌聲和習習透羅衣的悠揚晚風。
黔省留給外界最深的印象,莫過於兩個成語和一句古諺。“黔驢技窮”、“夜郎自大”、“天無三日晴,地無三裡平,人無三兩銀。”這樣的描述,令貴州被誤解多年。貴州日報近日發起了省級黨報記者“國家公園省·多彩貴州行”采訪活動,這顆高原璞玉的廬山真面目才得以讓更多人知曉。
說起貴州的旅游資源,可能人們最先想到的是一條河、一瓶酒、一棟樓。其實,除卻醇醪醉人的茅台和聞名遐迩的紅色聖地,上蒼賜予這片土地的鬼斧山河,迥異中原的民族風情,才是她的個性所在,更值得玩味。
青巖,明清時期的一座古鎮。拱衛首府貴陽之鎖鑰,連通川湘滇桂之通衢,軍事和經濟的雙重需求成就了它。青石板鋪就的驿道,石瓦、石牆砌成的民居,都在告訴游人:這是一個石頭的世界。寺院、道觀、教堂同存於此,彰顯著小鎮的文化絢爛和信仰自由。當地人最引以為榮的,還是這裡走出了貴州首位狀元郎。狀元府並非想象中的豪門深宅,只是一座逼仄的小院,寒門士子的傳奇就在一代代訴說中流傳。路旁惬意搓麻將的老者,吆喝聲悅耳動聽的商戶,交織著“狀元蹄”的陣陣肉香,與這座依山而建的小鎮渾然天成。
地處湘黔交界的古城鎮遠,淵源有自。舞陽河穿城而過,將小城如太極圖般分列東西,蜿蜒舒展。鐵溪畔,古橋邊,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倚欄憑吊,把酒臨風,好不怡人!“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一行中都是足跡遍踏南北的記者,見多識廣也無法抗拒這份大自然的饋贈。
貴州的古鎮與諸多同類景點相比,最顯著的特點是古樸。很多名聲大噪的古鎮在過度開發後,個性遭到抹殺,千篇一律的模式讓人扼腕,貴州在這方面做了頗為明智的選擇。國發2號文件的出台,確定了貴州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的定位,旅游業投資和開發勢必掀起高潮。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貴州旅游總收入830億元,同期增長34%;接待旅游人數1.04億人次,同比增長32%。旅游業增加值在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所占比例達17%,帶動城鄉就業新增1.6萬人。對於鐘情自然的朋友,應該來這片神奇的土地看看。在這裡,享受詩意地棲息;在這裡,往事並不如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