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來電】大冶市劉仁八鎮巖山村多名村民:我們村口有座建於清代的古橋,因為要修路,面臨被拆。希望有關部門予以保護。
【記者探訪】10月28日上午,記者趕到巖山村胡家灣看到,一座古橋橫跨在一條港渠上,有10余米長,全部為青石板砌成,青石上隱約能看到花紋圖案。
胡家灣87歲的村民胡長皇說,這座橋建於清代,應該有二三百年歷史,是先輩們一家家集資修建而成。當時,這座橋是村裡人外出的必經之路。村民們對它都很有感情。
“這橋伴隨我們長大,現在要拆,怪可惜的。”該村上胡灣村民胡富榮說,最近當地正在修一條公路,聽說要把橋給拆掉。“為了帶動當地的發展,修路本是一件好事,但不應該把這座有歷史價值的古橋拆掉。”采訪中,不少村民希望保留這座橋。
【部門回應】昨日,大冶市交通局計劃科負責人介紹,經過劉仁八鎮的這條路為陽新軍墾農場至大冶梅咀公路。目前,他們未收到施工路線上有古橋的反饋。如果施工路線上有文物保護單位,是可以調整施工方案的。他們將與當地建設指揮部核實。
隨後,記者來到大冶市文物管理局。該局局長余錦芳查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目錄,發現上面記載了胡家灣橋的情況:它是一座清代的古橋,屬於一般文物保護單位。
余錦芳告訴記者,進行大型基本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事先報請文物部門組織人員在施工范圍內進行考古調查和勘探。如發現文物,應根據文物保護法的要求,會同建設單位商定保護措施。“施工單位在建設選址時,要盡可能避開文物保護單位。像胡家灣橋這個情況,修路時就應避開這個古橋;確實不能避開的話,也要實施原址保護。”
目前,胡家灣橋文物保護一事大冶市文物局已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