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銅官文化

銅官文化

日期:2016/12/16 19:20:48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銅官文化

銅官鎮位於望城縣北境的湘江東岸,鎮域面積29.44平方公裡,距省會長沙25公裡。從唐代開始,銅官鎮即以生產陶瓷著名,為世界陶瓷釉下多彩發源地,是全國五大陶都之一。銅官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文物古跡眾多,歷史人文荟萃,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由湖湘文化孕育出來的人和事更是涵蓋了銅官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歷史事實證明,銅官鎮是一個千年古鎮,而且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其魅力正在發展中向外展示。

    古老的銅官是一個歷史文化遺產的寶庫

    從銅官誓港至石渚湖畔,沿湘江東岸十裡河濱,已形成唐代古窯遺址幾十處,現保存完好或留有遺址的古窯主要有:長沙銅官窯(1961年7月劃入書堂鄉,今屬丁字鎮),范家窯,窯頭沖窯,花果窯,外興窯、貢興窯,義興窯、仁興窯,它們都有幾百年到一千多年的歷史。最近,陶瓷考古專家周世榮老先生來銅官鎮考察,在作考察總結時說:“從銅官范家窯發掘的青釉碗器的餅形足分析,該窯要比長沙銅官窯更遠久,特別是蔡家段外興窯,能從唐代至今一直在燒制陶器,實屬世界之罕見”。春秋時期,誓港的吳楚橋為吳、楚兩國分界處,現在橋的遺址上仍勘有清光緒年間重修吳楚橋時的功德碑。銅官老街在唐代已基本形成,街上建築多為磚木結構,街面鋪麻石,有各種老字號商鋪和手工作坊一百多家,現老街仍在,街市更繁榮。清康熙十三年(1674),在銅官老街南端建彤關寺,光緒三十年(1904)改建為東山寺,建有石木結構戲樓,規模宏偉,工藝精致。誓港泗洲寺是世代陶工祭祀陶始祖舜帝的地方,每年六月初六,各窯代表齊來祭拜,並游行、唱戲,熱鬧非常。杜甫守風亭是銅官鎮最有名的建築,為雙層磚木結構亭閣,采用木雕和陶瓷浮雕技術裝飾,有人物山水,龍鳳鳥獸,給人以藝術享受。劉家大屋座落在袁家湖,毛澤東1923年來銅官考察工人運動時,在該屋住過兩晚,是望城縣毛澤東唯一住過的地方。銅官地下水源豐富,古井較多,四季不盈不竭,大都有幾百年的歷史。現保存較好的有沙灣古井、六家沖古井、杜家沖古井。這三口古井水質清澈見底,清涼甜美,長年累月不倦地用甘甜的“乳汁”滋潤著千家萬戶,被群眾譽稱銅官的“白沙井”。同時,銅官鎮還有不少的民間古建築、民間傳說、傳奇故事、民風民俗、山歌小調、詩詞對聯等。



    人文的銅官是一方英才輩出的福地

    銅官古時即為臨湘縣屬地。兩千多年來,歷史上的文人墨客鐘情於銅官,留下了許多佳作名篇。唐代的杜甫、李群玉、僧護國,明代的詹士懿、王夫之,清代的易宗瀛、唐仲冕、賀熙齡、吳敏樹都在這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詩文。最著名的是唐代詩人杜甫晚年出蜀,逆湘水、去耒陽,阻於大風,泊舟銅官,寫下《銅官渚守風》一詩。銅官人為紀念杜甫,在銅官街湘江河畔建有杜甫守風亭。銅官深厚的人文精神薪火相傳,英才輩出。大革命時期有郭亮、文淑益、楊春林等同志,為了中國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周慶雲、周漢清、朱紹箕等同志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赴朝參戰,犧牲在異國他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張淳在參加貴州剿匪時,被土匪殺害。“泥人劉”劉子振,民間藝人周和生,陶瓷工藝美術大師雍起林、劉錫武,陶瓷造型、模具大師馮炳坤,“泥人劉”傳人劉昆庭,銅官窯傳人胡武強,他們是銅官陶瓷藝術的精英,也是銅官人民的驕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