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黃姚山水畫一樣

黃姚山水畫一樣

日期:2016/12/14 10:28:2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古樸和現代 黃姚山水畫一樣 古樸和現代 古鎮居委會公布居民旅游收入 古鎮居委會公布居民旅游收入 繡住時光 繡住時光 秘制家傳 秘制家傳 仙人古井 仙人古井 黃姚山水畫一樣 依靠 雨洗青石 雨洗青石 曾經的廣告,現在的買賣 曾經的廣告,現在的買賣 河邊人家 河邊人家 小巷騎手 小巷騎手 牽牛歸,聽水流 牽牛歸,聽水流 村在山水

 

  在廣西昭平縣的莽莽崇山之中,深藏著一個叫黃姚的古鎮,時光在這裡打了一個結,青山、小橋、流水、茶香,留住了千年的氣息。

  初夏時節,我們來到這裡,親身感受黃姚的氣息,領略到一種“黃姚的生活方式”。

  黃姚古鎮,以黃、姚兩姓居多而得名。古鎮發祥於宋朝開寶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衰落於民國年間。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綠雄奇的山峰如屏風一般,將古鎮與外面的世界隔離開來。鎮上的要道金德街曾是一條商業街,沿街兩側多是明清時期留下的建築,這些店鋪今天大多已閒置不用,雕欄、門楣的色彩雖顯暗淡,卻仍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黃姚古鎮獨特的景觀,歸結起來有“六多”山水巖洞多,亭台樓閣多,寺觀多,祠堂多,古樹多,楹聯匾額多。鎮內的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與周圍環境形成一體,俨然一個天然的山水園林。

  黃姚鎮在抗日時期一度是重要的敵後根據地,大批愛國人士從桂林來到這裡,何香凝、歐陽予倩、高士其、千家駒等在此留下蹤跡,長街小巷裡隨處可見名人寓所和牌匾,“可以興”、“且坐吃茶”、“喬松千尺”、“直道可風”等,昭示著古鎮深厚的人文底蘊。

  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還是古鎮人們自然古樸的生活。我們到達黃姚時已近黃昏,甫一步入古街,立即感受到遠離塵囂的寧靜,街巷寂寥悠長,院落古韻猶存,居民和藹可親。沿街也有不少的店鋪、攤點,每一次交易都仿佛是一次關於古鎮的親切交談。常常見到半掩的木門邊,有老人坐在椅上瞇眼打盹。“仙人古井”分作飲用、洗菜和洗衣等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很多婦女正聚集在這裡取水、捶衣,孩子在一邊嬉戲。溪邊古榕樹下,鋪開了一張張矮桌椅,有游客選一處坐下,品一壺茶,看炊煙袅袅升起。溫暖的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在小溪上,水面泛起薄薄的霧氣。

  動聽的鋼琴聲從一個名叫“阿姚的房子”的客棧裡傳出,老板娘姚麗正在彈奏歌曲。兩年前,在湖北荊州當音樂教師的她,頭次邂逅黃姚,就被它獨特的生活方式深深吸引,很快就決定辭去工作,來到這裡開一家客棧。她對我們說:“一到黃姚,我的心就安靜下來。早晨起床可以聽到鳥叫,推開窗戶可以聞花香,連空氣都彌漫著泥土的芬芳,這裡民風淳樸,人們過著悠閒自在的生活,這就是讓我著迷的黃姚生活方式。”

  當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雨,次日清晨,天氣格外晴朗,我們漫步古鎮裡,鞋跟與青石板的叩響,如同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帶龍橋下小溪流淌得比往常急一些,一幢已在溪邊伫立了幾百年的“司馬第”官宅依然凝重安然,遞進式台階上,坐著享受晨光的老人。

  有人這樣形容過黃姚:“黃姚古鎮如同一本千年的詩集,被人遺忘在圖書館僻靜的書架上,當人們不經意地走過,翻開這美麗的篇章,古樸而優雅的格調立即征服了人的心。”對此,我們感同身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