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古建築是華東地區面積最大、生態保存最原始、濕地景觀最佳和中國最大的荷花觀賞地區,是“泰山—曲阜”旅游熱線上的新亮點。
釣魚台 位於百荷園綠雲路西,建在一台雙池之上,修有仿古雙亭。一在水中,曰不染;一在陸上,曰清漣。不染亭呈歇山挑檐結構,六根廊柱四周回廊。清漣亭為四角雙層溜檐式結構。雙亭皆為彩繪琉璃瓦。其亭名皆出自周敦頤《愛蓮說》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句,詠贊荷花的高潔自律。
百荷詩廊 位於芙蓉街南,南北走向,廊長550米。廊兩側引進各色荷花120余種,詩廊上建古色古香柵欄詩牌近百架,刻古賢今人詠荷詩賦於其上,和百荷相間擺放,使淡淡墨香和幽幽荷香交織融匯,烘托出濃濃的紅荷文化氛圍。
盤龍島 為湖中兩大島群之一,包括五個小島,從西往東依次是盤龍崗、雁翔崗、扁擔嶼、燎麥崗、情人島。盤龍島、盤龍崗因乾隆皇帝在此駐跸,求診而得名。乾隆南巡,船經運河,誤食帶毒湖鮮,突發腹疾,太醫束手。龍船東來,敕令湖東府縣選送地方名醫。望凫(今大塢鎮望凫村)郎中楊黻有幸得把龍脈,三劑回春.龍顏大悅,親題御匾“義周梓裡”相賜。今於清天子問診處建御診閣,以紀其事,閣高十二米,八柱八角,飛檐式架構,雙層彩繪,琉璃瓦。循梯登樓,極目遠眺,湖波浩淼,盡收眼底,清風入懷,心曠神怡,是觀湖賞荷的絕佳之處。
燎麥崗 西漢文帝年間,湖畔有賢惠焦花女,少寡,奉婆母至孝。母病思食燎麥。嚴子陵也叫嚴光,生於西漢末年。少與劉秀同學,相許日後同甘共苦,劉秀建立東漢後,誠聘嚴子陵來洛陽,相詢治國之策。夜同眠,嚴光足壓劉秀之腹。司天監認為“客星犯帝星,於國不利”。嚴光懼而逃,隱居滕縣嚴村。常和文友吟風嘯月,時伴村童湖畔垂釣。釣魚島就是嚴光常來垂釣之地。劉秀相思甚苦,故而車駕東來相訪,不意故人已逝。只有墳冢一座,劉秀不勝感傷,望冢遙祭。祭處即望冢村,後改為望莊村。
五柳渡 因其渡口長滿柳樹而稱之為五柳渡。抗戰時期,是華東通向延安的秘密渡口和通道。天剛破曉,一聲粗渾而高亢的汽笛聲打破了湖面的寧靜,叫醒了太陽,叫醒了小鳥,叫醒了沉睡的人們,立時碼頭喧鬧起來。貨場上,煤炭堆積如山,各種裝載機往來穿梭。港池裡,湧滿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鋼鐵駁船,跑船的大都是年輕夫婦。隨著碼頭第一聲汽笛,他們打開艙門,扭著輕盈的腰肢,走出裝飾豪華的船艙,在甲板上梳洗打扮,並隨手擰開音響設備,隨即一首首動聽婉轉的曲子在湖面上缭繞。頭天裝滿貨的駁船,在巨大的拖輪的牽引下,伴著此起彼伏的汽笛聲,緩緩駛出港池,滑進航道,像一條三、四百米長的烏龍,搖頭擺尾地游向大湖,走向全國。
微湖夕照傍晚,一輪如血的殘陽,將要浸入西邊的獨山灣裡,含情脈脈地收斂了那耀眼的萬道金芒,而她笑臉的紅暈卻染紅了水,染紅了山,一切都籠罩在一片橙紅之中。天邊聳起的雲峰,就象燃燒的蘑菇雲或象藏寶的金山,金光鱗鱗的湖面上游動著一只鍍金的帆船,正緩緩駛進那些金色的峰巒,引人生發金山探寶的聯想。幾只被霞光染紅的野鴨,扇動著雙翅向日邊飛去,漸漸融入那彩霞之中。“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意境在這裡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
微湖夜月 夜幕降臨了,湖面升起朦胧煙霧,遠山近水都模模糊糊。忽然月亮掙破雲的羁絆,把銀色的月光灑滿了湖,布滿了天,就象一只巨手撩開了黑色帷幕,但又給大自然披上了一襲輕紗,光明而朦胧,有“煙籠寒水月籠沙”的韻味。晚風習習,蓮香沁脾,銀波閃爍,葦葉沙沙。當此月明星稀之時,大自然更加靜谧深邃,大家心靈空明,身體好像無所依著,誰也不願弄出響聲,唯恐打破這令人惬意而又久違的寧靜。
漁舟唱晚 天完全黑了,遠處漁船亮起點點漁火,天邊閃爍著明亮的星星。濃重的夜色,模糊了天與水的界線,好像是天上的星星在湖裡,湖上的漁火在天上。忽然不知從哪只船上傳來铿锵悅耳、婉轉低回的琴聲,如泉水叮咚,如珠落玉盤,曲調歡快,讓人回腸蕩氣。
目前七月流火,蘆蕩一片碧綠,“蘆蕩飛雪”勝景還沒出現,等到秋風乍起,我們歡迎游客朋友來紅荷景區領略這一自然靓麗的人間奇觀。
2、滕州市博物館
滕州市博物館坐落在市區龍山路82號,占地10余畝,建築面積5700平方米,是一座故色古香的仿古式建築。主樓10層,登上頂層可瞭望市區全景。
管內現收藏文物13000多件,其中有60余件定為國家一級珍品,曾多次到國外展覽。以7300年前“北辛文化”文物,商周原始青瓷器、青銅器、精美的玉器構成滕州市博物館館藏文物的突出特點。館內設有史前文化、商周文化、兵器、銅鏡、錢幣、書畫六大展廳。
史前文化廳,主要展出的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岳石文化”時期的文物,石磨盤、石鐮、石鏟、鹿角鎬和栗類顆粒,證明了早在七千多年前這裡就有了一個比較發達的原始農業文化部落。質樸、古拙的北辛陶瓷,造型優美、制作工藝精堪的大汶口文化陶瓷,造型和制作工藝完美統一的龍山文化陶瓷器等,構成了東夷文化陶器素雅精巧的總體風格。施有單彩的“紅頂缽”,為大汶口文化瑰麗多姿的彩陶找了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