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明由青瓦檐柱中向內涵出的部門為台明出沿
日期:2016/12/15 1:29:1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台基,相信大家多少都有點了解。台基是青瓦古建築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個建築台基的構造決定這個古建築的奢華程度和意義。台基由台明、台階、月台和欄桿四部分組成。台明是台基的主體部分,從形式上分為普通式(平台式)和須彌座兩大類。 欄桿又稱勾闌,起到防護安全,分隔空間、裝飾台基的作用。
回水的感化在於包管屋檐流下的水不會澆在台明上,從而起到庇護柱根、牆身免受雨水腐蝕的感化。月台又稱“天台”或“平台”。它是台明的擴展和延長,有擴展修建前勾當空間及強大修建體量和睦勢的感化。其情勢和做法與台明雷同,按照月台與台明的關系,月台可以分為“正座月台”和“包台基月台”。月台、台階、雕欄都是台基的附件,並不是台基所必有的,只要高體系體例的台基才用月台和勾闌,當台明很矮時,則連台階也能夠不消。
台基暴露高空部門稱為台明,小式房座台明高為柱高的1/5或柱徑的2倍。台明由檐柱中向內涵出的部門為台明出沿,對應屋頂的上出檐,又稱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為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徑的2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1/4。大式台明出沿為上出檐的3/4。相信人們會對月台越來越了解。
透窗又分為木透窗和石透窗,現在古建行業只要是石透窗,木透窗已經很少見了。透窗被稱為花牆洞、漏窗、花牆頭、漏花窗、花窗。,是一種格子的裝飾性窗戶,外觀為不封閉的空窗,窗洞內裝飾著各種漏空圖案,透過漏窗可隱約看到窗外景物。在古代,人們通過透窗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外面的天氣和風景。
大概有方、橫長、直長、圓、六角、扇形及其他各種不規則形狀。而前面三種除了做成方角以外,又有圓角與海棠紋等形式。在數量上,以方形與橫長兩種漏窗為多。用瓦片疊置成魚鱗、疊錠、連錢或用條磚疊置,計成認為很一般化,所以他在《園冶》中另外例舉了16種式樣。
透窗的作用不言而喻,主要是為了裝飾房屋,另外就是通風透氣,漏窗大多設置在園林內部的分隔牆面上,以長廊和半通透的庭院為多。平直的牆面有了它,便增添了無盡的生氣和流動變幻感。漏窗很少使用在外圍牆上,以避免洩景。很多人開始追求古建築裝飾,很多人做青瓦四合院以顯示身份,古建築已經融入到現代人的生活中來,而透窗則是必不可少的裝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