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琉璃瓦壓七露三襪瓦方式保證屋頂不漏水

琉璃瓦壓七露三襪瓦方式保證屋頂不漏水

日期:2016/12/15 1:26:2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天 壇祈年殿先以細木鋪成柴棧,上敷膠泥層和石灰層防水層;清制則以“壓七露三”為准。即第二塊琉璃板瓦壓蓋下面第一塊琉璃板瓦的上十分之七,暴露十分之三,第三塊琉璃板瓦,向上移動十分之三壓蓋第二塊琉璃板瓦的十分之七,如此類推。在防水層上,橫向並排平鋪琉璃板瓦,凸面朝下,上下重疊鋪設,宋代以“壓四露六”為准。

    鋪蓋琉璃板瓦之後,高檔次屋宇,在兩隴琉璃板瓦交接線,反扣琉璃筒瓦,屋檐口則用檐口琉璃筒瓦。中檔次房屋,在兩隴琉璃板瓦交接線,反扣琉璃瓦板瓦。即第二塊琉 璃板瓦壓蓋下面第一塊琉璃板瓦的上十分之四,暴露十分之六,第三塊琉璃板瓦,又向上移動十分之六壓蓋第二塊琉璃板瓦的十分之四,如此類推。第一塊板瓦必須 用檐口琉璃板瓦。
    宋 制和清制鋪蓋板瓦的方式,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宋制鋪法不可能三瓦重疊:第三瓦和第一瓦之間,有瓦長十分之四的間隙,假如中間第二塊琉璃板瓦破裂,屋頂可能 漏水。清制鋪法,四瓦重疊,第三瓦覆蓋第一瓦十分之四,第四瓦仍覆蓋第一瓦十分之一,即使第二瓦破裂,或第三瓦破裂,或第二、第三瓦同時破裂,仍不漏水。 清制鋪法,用瓦雖多,但安全性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