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花園中的倦勤齋,修復難度很大,有些工藝已瀕臨失傳
故宮博物院內的倦勤齋,是乾隆花園四進院落的最後一進,就其體量和規制來說並不起眼。但要將它修復,挑戰巨大:倦勤齋地面以蘇州產的金磚鋪就,梁架 是紫檀木制成的雙面繡片,梁架上還鑲嵌了2460塊和田玉;院落中的戲台上,竹子制成的籬笆與亭子構成一派江南風光,按照古建修復“原材料”、“原結 構”、“原工藝”、“原形制”的原則,故宮博物院用6萬4千多段金絲楠木替代竹子,“還原”了亭子與籬笆。
“因為竹子在北方會裂開,所以用金絲楠木替代。”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說。曾在清華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獲得工學博士的他,對故宮古建修復有著深入而細微的關注。在他的視野中,御花園的石子路、屋頂的雜草、盆景前的圍欄,甚至地上的窨井蓋都與古建保護息息相關。
8月28日,2015(上海)國際建築遺產保護博覽上,單霁翔在為時2小時的主旨演講裡,從200年前英、法、意三大流派關於古建修復的尖銳爭論開 始,談到上世紀90年代中國古建保護專家對中國文物修復的看法。“中國古建築是木質結構,與西方磚石結構建築非常不同。它本身具有脆弱性、整體性和延承 性。”單霁翔說。
“對於中國古建築,如何貫徹《威尼斯憲章》,我們一直在彷徨。”單霁翔這樣表示。在文物古建保護的案例中,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他講述了對應縣木 塔,以及郓城、臨汾、長治等地密集排布的明代以前古建築保護修繕的看法。當然,作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故宮古建的修繕與保護是他講述的重點。

在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前,單霁翔曾任國家文物局局長
5年後,民眾或將真正游遍故宮
30%、48%、52%、60%,分別對應2002年、2012年、2014年與今年故宮開放的面積。“明年,故宮的開放面積將達到76%。”單霁 翔說。為了進一步提高開放度,未來5年,故宮工作人員的辦公室也將進行調整。據單霁翔估計:屆時,故宮的開放面積將達到85%。從理論上說,這一比例已逼 近完全開放。
“文物不死,但不使用的時候,它們會腐朽得很快。不過,只要使用並好好修繕,就會保持健康狀態。”單霁翔還介紹:工程的每一階段修復都會公開出具修 繕報告。同時,故宮還建立古建修復技藝的培訓機構與研究中心,將傳統的營造技藝傳承下去。“希望200年以後,後人再修復的時候,能夠知道應該用什麼樣的 材料和技法。”他說。

故宮的“古書畫裝裱修復技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之所以看重修復隊伍的培養,是因為“在機制還沒理順,專業人員還沒有培養起來的時候,古建築修一座壞一座,大量的資金投入,反而成不了好事。”單霁 翔在演講時說道。他直言:對故宮這樣的古建修復工程,不應當沿用傳統的招投標制度,因為“奪標的單位真正進入場地的,是很多不具備專業質素和技藝的人 員。”而因為“沒有傳統工藝的支撐,修復的後果很難想象。”
9月,兩岸故宮都將迎來建院90周年的院慶。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單霁翔說道:“我們不會搞大型的慶典,更不會搞宴會。而是開放更多的區域和展 覽,來回報觀眾。”他向第一財經介紹:9月,故宮的展覽將分為三類:首先是原狀陳列,如慈寧宮就將按乾隆母親在世時使用的情狀陳列;其二為常設展覽,如 10面珍貴石鼓的展出;其他則為臨時展覽,比如“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廣受關注的“石渠寶笈”特展。

“石渠寶笈”特展中展出的《五牛圖》
“這次‘石渠寶笈’特展,將展出《伯遠帖》、《五牛圖》、《清明上河圖》等名畫,按照故宮的規定,這些古代書畫只能在春秋兩季才能拿出來展出,而一 經展出,又要回到庫房沉睡3年。”在單霁翔來上海之前不久,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到訪北京故宮,談論兩岸故宮的展覽與研討會的籌辦事宜。“將與台北故 宮一起開展第五屆兩岸故宮研討會,以郎世寧的繪畫為主題。”單霁翔告訴第一財經。
為紀念故宮90周年院慶,在午門和兩座燕翅樓將舉辦“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
即將開放90年未露面的區域
“經過文物修復,最近將要開放的區域,都是過去90年來沒有開放的。”單霁翔提到,他在演講中還表示,即將於9月開放的建築群為:燕翅樓、西區慈寧宮等花園及宮殿以及寶蘊樓。
據單霁翔介紹,午門兩座燕翅樓的2000平米空間曾經堆放了39萬件文物,如今,這一建築已經完成修復,空間也已騰出。將來,這裡與午門的800平米空間將合並,建成大型展廳。90周年院慶時,這裡將舉辦“普天同慶”展,展出517件珍貴文物。
故宮西部有一個區域,是清宮劇時常戲說得繪聲繪色的地方。單霁翔笑稱其為“退休女性的世界”:“這裡居住著太後、太妃,有多個佛堂和花園,其中就包括慈寧宮、慈寧宮花園和大佛堂。”現在,慈寧宮已被布展成“雕塑館”,第一期將有410件雕塑在這裡展示。

始建於1914年的寶蘊樓是故宮中唯一一座近代建築
在故宮,寶蘊樓是一座極為特殊的建築:它是唯一一座近代建築,動工於1914年。當時,沈陽故宮及河北承德避暑山莊所藏文物需要在北京找個地點存 放,因而才有了這座建築。2013年修繕前,這裡是國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的庫房。“民國時期,故宮發生過很多大事,以後這裡就將成為陳列民國院史的展館。”
下一步,“養心殿中的3000多件文物”、乾隆花園、大高玄殿以及紫禁城城牆是即將待修的部分。其中,大高玄殿的修復更是涉及違章建築的拆除。上世 紀50年代,這裡即為部隊使用的區域,使用期為60年,在此期間,大高玄殿中搭建了30多處建築。如今,首先就要拆除這些違章搭建。事實上,自故宮啟動大 修以來,已有8600平米的搭建被拆除。“希望再經過5年的努力,紫禁城只有古建築,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的傳統形式建築,沒有一棟現代建築”。單霁翔 說道。
而關於下一步修繕的工作隊伍,單霁翔表示:“下一步集中修繕四個區域,不采取政府投標形式,而是作為科研項目,目的是讓全國最有經驗的專家、技師參與修復。”
(來源:一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