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揚州文保單位長生寺閣失火被燒僅剩外殼古建專家都歎息不已

揚州文保單位長生寺閣失火被燒僅剩外殼古建專家都歎息不已

日期:2016/12/15 1:18:5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昨日中午,市民劉先生經過躍進橋時,發現古運河畔的市級文保單位長生寺閣濃煙滾滾。火情發生後,市民自發救火,隨後消防人員趕至,歷時一個多小時,才將大火撲滅。

  “長生寺閣只剩下外殼,裡面基本被燒毀。”記者昨在現場了解到,長生寺閣損毀較嚴重,具體起火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不好

  長生寺閣內火光沖天

  “長生寺閣怎麼發紅?不好,失火啦!”昨日中午,市民劉先生經過躍進橋時,突然發現古運河畔的長生寺閣中透著火紅,緊隨冒出的是滾滾濃煙。

  這一幕,嚇壞了在古運河風光帶散步的市民,驚呼聲中,有市民及時報警求助。據現場市民稱,最先發現失火的,是長生寺閣附近的一個行人,當時他看到底層在冒煙。

  “一開始是底層燒起來了,還沒人太注意。”在現場,市民胡先生介紹,誰也不會想到古運河畔的長生寺閣會燒起來,因為在平時,長生寺閣多是鎖著,人不好進去。

  胡先生稱,當時他正在市一院東區醫院看一個住院朋友,聽到外面有人喊:“長生寺閣著火了!”他跑出來一看,運河的對岸,長生寺閣內火紅火紅的。

  “等我跑到躍進橋時,長生寺閣邊散步的人正往橋上跑。”胡先生說,在橋上能看得出,火是從長生寺閣內燒起,一直燒到了3層,火勢比較猛,整個長生寺閣在火海中時隱時現。

  急哭

  市民塑料管接水滅火

  長生寺閣突然著火,在等著消防救援時,也有市民自發滅火。“有游客將自身帶的礦泉水,往長生寺閣潑。”在現場,市民陳女士稱,有幾位游客見到古色古香的亭閣燒起,喊著救火的同時,還將自身攜帶的水潑上去。

  除了游客,周邊其他的市民也在想辦法怎麼滅火。“附近店鋪的員工將店中的塑料管全拿出來了。”劉先生說,一頭接著水龍頭,順著管子一直扯到長生寺閣邊,往裡面噴水。

  “沒什麼效果,裡面的火勢太大。”劉先生說,盡管這樣,大家救火的熱情仍很高。但是,擔心繼續燒下去長生寺閣坍塌,橋上也有人在勸說滅火的市民,趕緊撤離。

  長生寺閣的火情,令不少市民心揪得緊緊的,不斷有市民趕來。“我經常在它邊上晨練,怎麼就燒起來了呢?”聞訊趕來的市民黃女士看到這一幕,眼淚都急了出來,也忙著要去滅火。

  “每天早晨和鄰居晨練,對長生寺閣有感情了。”黃女士說,她正吃著飯,聽說著火了,飯都不吃了,就跑了過來。

  救援

  一個多小時將火撲滅

  市民陳女士告訴記者,就在大家揪心時,消防人員趕至現場,擔心亭閣坍塌,他們及時疏散了滅火的市民,並拉起了警戒線,開始奮力滅火。

  “水柱不停地往亭閣內噴,遠遠看去,火苗漸漸小了。”在躍進橋上,市民程先生談及目擊的一幕稱,消防人員為了滅火,還架設了雲梯,將樓上的窗格等打開,往裡噴水。

  下午2時30分,經過一番澆灌,長生寺閣內煙霧已經很少,這時,長生寺閣已被燒了一個多小時。擔心有余火復燃,消防人員仍在現場清理余火消除隱患。

  “一開始底層火被澆滅,上面還燃燒,畢竟3層樓的高度。”程先生說,經歷這場大火,長生寺閣內樓梯被燒坍塌,其他部位被燒毀嚴重,所幸的是,頂部的銅葫蘆應該沒什麼大礙。

  在現場,記者發現,長生寺閣除了古磚結構,一些木結構基本都有火燒的痕跡,部分地方都出現了坍塌的情況。

  探因

  堆積雜物被煙頭引燃?

  “長生寺閣怎麼會突然著火?”見火勢被撲滅,黃女士擦了擦眼淚,她有些不解,怎麼中午長生寺閣就突然著火了呢?早上還好好的。

  黃女士表示,長生寺閣很有人氣,每天有不少游客經過古運河邊,看到這個古色古香的建築,會專門去看一看。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裡面堆了一些雜物。”黃女士表示,隱約能看見裡面堆了一些木料之類的東西,還有其他雜物,至於什麼時候放的,他們不是很清楚。

  在現場,有市民猜測,可能是有人在長生寺閣休息時,將煙頭不慎扔了進去,從而導致了火災。他們稱,有人在邊上吸煙,那是常有的事。

  記者昨從警方了解到,早在2009年,他們就處理過一起破壞長生寺閣案件,當時一喝醉酒的男子狂踢長生寺閣門窗,導致門等破損嚴重,玻璃碎裂一地。

  還有部分市民猜測,也可能是亮化線路老化導致火災,因為長生寺閣內,也鋪設了一些亮化線路等設施。

  據悉,長生寺閣不止一次被燒。早在2002年初,就因拾荒人員用火不慎,導致長生寺閣失火。當年7月,長生寺閣復建竣工,修舊如舊,還請邵伯銅匠長達一月精心鑄造了寶葫蘆。

  記者了解到,目前對長生寺閣起火原因和損毀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統計中。(請報料人下周四五來領信息費60元) 記者 孟儉 攝影 惠宇

  【市文物部門回應】

  昨天連夜警戒看護

  今天將封閉式保護

  將明確責任,並拿出修繕方案

  記者了解到,昨晚,長生寺閣周圍已拉起警戒線,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中,市文物部門已派出人員赴現場連夜看護。市文物部門表示,今天,將安排施工隊進場,采取封閉圍擋方式,對長生寺閣體進行保護。隨後,將與長生寺閣管理主體單位進行對接,明確責任,並拿出修繕方案。記者 陶敏

  【相關鏈接】

  長生寺閣前世今生

  長生寺閣位於躍進橋北側,古運河東岸,呈八角形,上下3層,閣頂為銅質葫蘆,是傳統的佛教建築,1982年6月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曾毀於大火,2002年市政府投入數十萬元維修重建。根據《揚州市志》記載,長生寺本名長生禅林,清嘉慶十六年(1811)僧大莖募建,並改為寺。鹹豐三年(1853),長生寺被兵火所毀。原三層塔式長生寺閣為清末所建。

  【延伸閱讀】

  30年來市區古建火災

  通過歷史建築,可洞知一座城市發展的脈絡。文昌閣、四望亭、重寧寺、旌忠寺、長生寺……散落在城區的一座座古建築,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這也成了揚州古城的靓麗名片。

  遺憾的是,市區有不少這樣的寶貝也如這次長生寺閣一般被無情大火吞噬。

  1981年9月20日,市區清代盧氏古宅因占用工廠在其中炒面粉蓄熱自燃,誘發火災,一座面闊七間七進的樓廳文物古建築化為灰燼。

  1992年,位於仁豐裡的文物保護單位旌忠寺藏經閣被燒毀,其中,一部成於雍正年間的揚州僅存的大藏經也化為灰燼。

  1996年,因用電不慎,廣陵路219號文物保護單位卞氏住宅發生火災,被燒毀10間兩廂。

  1998年,文物保護單位嶺南會館楠木大廳被燒毀,同時還有8間兩廂葬身火海。

  2000年,因電線老化,大草巷15號發生火災,文物保護單位東榮園范圍內,四進古建築毀於大火。

  2005年1月17日,原甘泉縣衙署因電路老化發生火災。

  ……

  30多年來,市區毀於火災的古建築不在少數,對於這些損失,不少古建專家都歎息不已,令人惋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