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規劃專家學風水
日期:2016/12/15 1:11:0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德國人阿爾伯特・施佩爾對重慶的江北城情有獨鐘,曾為江北城設計出一款比較獨特的規劃藍圖。上月,他在德國向記者展示這份藍圖時說:“我到重慶來了五六次,才弄出這張圖,花了很大的功夫。”
施佩爾在德國建築設計行業非常有名,在1964年就創立了一個建築設計事務所,在全球招攬業務。為了設計中國的東西,他潛心研究了漢字“中”的含義,還學了一些所謂的“風水”知識。目前吉林省正在施工中的長春汽車城,就是他設計的作品。
施佩爾最主要的設計理念是在山頂上修房子,在山腰或谷底種樹,這樣留出的空白地方比較多。他認為山頂空氣容易流通,噪聲少,排水也方便。因此,在施佩爾的江北城設計圖中,房屋大部分都位於小山頂。有的地方沒有山頂,就把周圍往下挖,挖出山谷,再引入長江水造出人工河,從而形成一個人造小山頂。
他設計了15棟高樓,呈圓柱形或長方體,有60層左右,高度差不多200米。結構也非常簡單,分布在江北城四周。在目前修建重慶歌劇院的地方,他還設計了一大片低矮的小平房,呈長方體,遠處看來就像火柴盒。
施佩爾為設計江北城,先後來重慶五六次,參與了市政府的江北城設計招標。但許多重慶專家認為,施佩爾忽視了一個問題:如果房屋都修在山頂上,那重慶人不是更要爬坡上坎,走得雙腿酸痛嗎?再者,重慶人多地窄,如果把山腰和山谷都留出來種樹,哪有這麼多地方?
現在江北城改造已經啟動,最終采用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記憶之城”方案。該方案保留了老城門、老城牆、明玉珍墓等文物,視覺中心、科技館、歌劇院等建築穿插其中,更符合重慶特色。施佩爾對此興趣濃厚,他說:“我會親眼來看一看,和已經開工的江北城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