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吳橋縣城規劃
日期:2016/12/15 1:04:5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吳橋縣城建在河北省河間府,金代開始建縣,到明清時代一直稱吳橋縣,具體在津浦路北段,德州城北約15公裡處。
全城呈矩形,非常整齊,城牆規整,四個轉角建硬樓,八段城牆建成馬面,全城共11座馬面,四座城門,每座城門都建在各面城牆的中心,所以形成東、西城門相對,南、北城門相對。各座城門都建有圓型甕城,而且甕城城門與主城門相對直開。各城門在城台上建樓,各兩層,此城建八座馬面,城外四面都有護城河圍繞。護城河在城門處建門橋,護城河方整,沒有彎道,這樣使全城防御極其嚴密,固若金湯。
城外建築很少,城北僅有火神廟、關帝廟、真武廟,城西有白帝廟,城東有玉皇廟、天齊廟,城南門偏東有關帝廟、八蠟廟、火王廟、劉猛將軍廟、龍王廟和泰山行宮等。
城內的規劃:以十字大街為主,十字大街與四門相通,南門大街、東門大街、北門大街和西門大街,中心為十字大街,各條大街都直通。東南城區有南北大街二條,一為蒼濟院街,二為熊半沿從街。東西方向的大街一為太平街,二為南營子。城中公共建築有常平倉、觀音堂、縣署、文廟、儒學館、捕署、馬王廟、魯班廟、孫公廟、書院、文昌院、義學、荞濟院和柴火市。此外,在東南城角城台上建有奎星閣。東北城區南北方向的大街有後城街、季家胡同,東西方向有東後街一條。在西南城區內,東西方向大街有乾石橋、井家胡同,建有武營、娘娘廟、關帝廟、黃公祠。在西北城區,只有一條大街,名日大寺胡同,建有城隍廟、古大寺遺址。
吳橋縣城的規劃特點:一是全城整齊,被護城河圍繞,城樓、角樓、馬面規整。二是城門中規中矩,而且每座城門都建有甕城。三是十字大街四通八達,全城貫通。四是在城外近郊建設廟宇。五是建有泰山行宮。六是各城區公共建築都很集中,大都成組的建在一起。
來源:張馭寰 著《中國古代縣城規劃圖詳解》
河北省吳橋縣城規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