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刮目相看—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出土瓷器展

刮目相看—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出土瓷器展

日期:2016/12/14 21:40:0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c]oeK%J099古建網:Dcy-g Yk)Hr

+IaE9`{c;Gs'L06月30日上午,《刮目相看龍泉窯——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出土瓷器展》在浙江博物館聚珍館隆重開幕。龍泉窯是以燒制青瓷而聞名的龐大窯系,在浙南地區古窯址分布十分密集。此次展覽展出龍泉大窯楓洞巖遺址出土瓷器200件。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明洪武、永樂年間的皇家用瓷。有大墩碗、蓮子碗、菱口折沿盤、折沿盤、龍紋敞口盤、侈口盤、盆、洗、執壺、梅瓶、玉壺春瓶、登(高圈足大碗)、高足杯,此外,還有“官”字款火照,劃寫“三個樣三個花……”的墊具等各種器形的官器。二是明代早中期的商品用瓷。有碗、盤、執壺、高足杯、爵杯、荷葉蓋罐、鳥食罐、爐、香薰、鳳尾尊、洗、瓶、花盆、缽、盅、筆架、筆筒、人物及動物塑像、燈、燭台、器座、器蓋、硯台、硯滴、碾缽、飾件、大象壁掛等器形標本。

0j t7j2JiL2`ir0

n$z?'cLL|0上世紀三十年代,以陳萬裡先生為代表的瓷窯址考古先驅就開始了對龍泉窯窯業遺存的探索。然幾十年來,對龍泉的研究多推崇其宋元時期的成就,對明代龍泉窯瓷業生產的認識和定位仍較模糊。鑒此,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龍泉市博物館聯合對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取得了重大成果。通過對楓洞巖窯址中窯場遺跡的考察和對獲得的大量瓷片標本的剖析,結合古代文獻的考辨,以及與兩岸故宮舊藏明初宮廷用瓷的比對,我們可以認為楓洞巖窯場為明初奉旨燒造宮廷用瓷的重要窯場之一。這對我們重新評價明初龍泉窯在整個龍泉窯青瓷發展史中所處的地位和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zU p9T"H-A'p0

x@js j0所以,在對龍泉楓洞巖窯址的認識與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後,浙江博物館聯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龍泉市博物館向社會隆重推出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考古成果展,以祈為弘揚龍泉窯傳統文化有所裨益。也是為浙博八十周年華誕獻上的一份賀禮。

ID1|B1}/d0

_d%N*bWV E`0此次《刮目相看龍泉窯——龍泉大窯楓洞巖窯址出土瓷器》展將展出2個半月,至9月15日結束。99古建網'@E+nZg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