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文物局在對古民居進行保護時,堅持科學規范地實施古民居異地搬遷保護,較好地保持了傳統古民居原有的歷史風貌和價值,使一批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民居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保護,今年4月份,省文物局陳愛蘭局長在焦作調研時,對這一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近年來,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的相繼開工建設,工程范圍涉及到一批傳統古民居急需進行搬遷保護。為做好此項工作,焦作市文物局早動手、早部署、早安排,組織專業人員對工程范圍內的文物遺跡進行了全面的調查,摸清古民居的保存狀況、文化內涵和價值,依據調查結果,制定古民居異地搬遷保護方案,精心挑選具備文物維修資質的單位承擔維修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焦作市文物局派出專業技術人員負責工程監督,嚴把工程質量。 要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的規定,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對古民居進行異地搬遷保護,以全面地保存、延續文物的真實歷史信息和價值。目前,焦作市文物局已完成了南水北調中線主河道內12座明清古民居異地搬遷,其原有的建築風格、歷史風貌得到了保護和延續,在圓融寺景區形成了規模宏大、傳統文化特色濃厚的明清古民居群,為今後有效保護利用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