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福縣對武功山祭祀遺址群開展安全大檢查。在檢查中發現,一批外地工人在武功山金頂白鶴峰寺、葛仙壇、沖應壇、汪仙壇、求嗣壇等文物點上大搞永久性建築,已持續半年之久,嚴重破壞現存文物原貌。安福縣武功山管委會多次制止,但施工方卻置之不理。 截至目前,白鶴峰寺的正堂兩邊圍牆已被拆除,新建了兩座邊廂,院內堆放了雜物;沖應壇前20公分外及其周邊已進行基礎夯實並現礎蹲;葛仙壇前牆挖了一個深80厘米直徑5米的大坑,壇的周圍都有挖洞的痕跡;汪仙壇的老石磚都被工人搬去壓扎他們居住的帳篷;求嗣壇損毀更加嚴重,完全改變了原壇風貌。 武功山金頂的這一組道教古祭壇遺址歷史久遠,形制古樸,與高山草甸的自然絕景融為一體,自古即負盛名。如今,金頂的文物古跡、遺存均受到程度不等的損毀,朝天祭祀文化與高山草甸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象,恐難再現武功山金頂。 安福縣武功山祭祀遺址群是江西省人民政府2006年批准公布的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福縣錢山鄉、泰山鄉境內,以主峰金頂葛仙壇、沖應壇、汪仙壇、求嗣壇、白鶴峰寺為主,范圍衍及觀音巖、三天門、九龍山、集雲庵、箕峰、行台、南坪、文家一帶,面積3000公頃,散落在60平方公裡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