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9月至今,在文化部與文物保護部門統一協調下,秘魯北部沿海地區堅持以預防為主、采取多種措施,保護63處考古遺址,應對厄爾尼諾天氣現象。 秘魯位於太平洋沿岸,厄爾尼諾現象引發的暴雨、洪水等多種自然災害不僅嚴重影響沿海地區農業、漁業和居民生活,還對文物古跡造成嚴重威脅。 為應對2015年厄爾尼諾現象,秘魯文化部制定了加強對沿海地區考古遺址的預防性保護工作計劃。根據計劃,由考古學家、文物保護工作者、建築工程師和土木水利專家組成專門團隊對通貝斯、皮烏拉、蘭巴耶克、拉利伯塔德和安卡什等北部5個省的文物古跡進行排查、加固和修繕,尤其是對世界上最大的土築古城昌昌古城進行重點保護,為其搭建保護棚,在周圍修建引水道,以免受到山洪沖擊。 秘魯經濟和財政部為此計劃撥款約72萬美元(約合447萬元人民幣),並嚴格規定專款專用。 秘魯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明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如馬丘比丘古城遺址、庫斯科城、卡拉爾古城等,不過厄爾尼諾現象每次都會威脅到這些古跡。1986年,昌昌古城就因受到山洪侵襲而在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同時被列入瀕危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