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瓦窯燒制青磚的過程

瓦窯燒制青磚的過程

日期:2016/12/15 1:22:1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其實瓦窯並不止燒瓦,這個被稱作瓦窯的地方有好幾個窯,是一個窯場,這些窯有的燒紅磚,有的燒青磚,有的燒瓦,還有的燒方磚,規模不小。
   那時我還小,經常跑到瓦窯偷泥做一些玩具,如做手槍,做手榴彈,做大刀,同伴們都拿這種自己做的玩具玩得不亦樂乎,那些磚廠的窯工(都是農民,農忙時務農,農閒時燒磚)見了,也不太惱,只是會說些如“告訴你們村的隊長,叫他扣你們家的工分!”這一類嚇唬我們的話,可是,我們都已慣了,並不當是一回事。
   其中有一個師傅,姓關,年齡應該大些,樣子特別慈祥,對我們很好,從不罵我們,甚至還教我們怎麼用泥捏玩具,也看得出那些年輕人對他很尊重,所以他給我們的印象很好。(後來他當了我們的高中英語老師,這是後話。)
  所以,每到農閒時,這些窯場就會冒出煙來,窯工們忙碌著,那勞動的場面令人難忘,一切都是那麼緊張,踩泥的、做磚的、曬磚的、裝窯的、做煤餅的,曬煤的、燒窯的,真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對了,我說一說這燒窯,我小時經常在看,印象深刻,那時的磚窯與現在的輪窯不同,而是傳統的、古老的饅頭窯,其煙道就在窯頂,並不長,遠看好象是一個墳包,有些二流子農民稱它是個大奶兒。但是,這東西比燒瓷的饅頭窯大多了,其容積非常大,可以燒下很多的磚。燒窯的時候,是以松柴夾雜著煤餅進行的,燒窯的師傅要用鋼钗,把那些松柴钗進窯門口,離好遠都能聽到那火的呼呼的那種聲音,那些燒窯的師傅在大熱天、對著窯口的時候也穿得嚴嚴禁實實的,我很是不解,有一次問關師傅為什麼那麼熱他們還穿那麼多,關師傅告訴我,如果不穿得嚴密一點,那火會把他們烤成“金豬”的!我才明白,原來,在窯口燒窯的師傅穿那麼多是為了保護自己,並且還要不斷地換人,那火口的溫度,離它好遠都能感受到其那熾熱的氣浪!而且,每一窯的磚,則要燒上一天一夜!
  而每次燒完窯的都要等上一段時間待降溫後才能開窯,這種時候,那生產隊長與關師傅的臉就會特別發紅、發亮,那些被火與烈日烤得渾身通紅的師傅這時可以脫開衣服了,身上只搭著一條毛巾在裡面搬磚,揮汗如雨,而婦女及不是窯工的農民便把磚擔出窯,出了窯後,師傅還要把磚分類,那些燒得好的稱為一級磚,那些變形了的及沾上太多煤屎的稱為二級磚,而那些燒得不夠火的,燒裂了的稱之為三級磚。如每窯一級磚多時,那生產隊長就會買點燒酒、割點肉回來與窯工們一起吃,那年頭,有點酒與肉吃,窯工們會開心得好象過年一樣。
   而燒青磚則要多一道工序,那就是灌水,在燒足了一天一夜後,火剛熄時,在窯頂揭開一個洞,把水注進去,每當水注進去時,窯裡面就會發出一聲“蓬”的悶響,接著,那水汽化後出現的那那些白煙就會從窯的各種裂縫,及上面的洞湧出來,形成熱氣騰騰的局面。因為青磚的燒制不易,且每窯的產量不高,所以,青磚要比紅磚貴好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