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國保文物江東古橋附屬炮樓或被拆 擬在此建綠地_中國文物網-
日期:2016/12/14 21:32: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摘要]:近段時間,龍海榜山鎮長洲村的黃建設內心就像過山車一樣。他是江東古橋橋頭炮樓的守樓人。今年8月,鎮政府通知他要拆除炮樓。過了一段時間,鎮裡又改口稱不拆了,不過前天又通知說還是要拆。
1920年江東古橋的老照片中有疑似炮樓的建築(畫圈處)
守橋炮樓(畫圈處)是一高一矮聯體土木石建築,距離江東古橋不過數米
近段時間,龍海榜山鎮長洲村的黃建設內心就像過山車一樣。他是江東古橋橋頭炮樓的守樓人。今年8月,鎮政府通知他要拆除炮樓。過了一段時間,鎮裡又改口稱不拆了,不過前天又通知說還是要拆。
江東古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昨日漳州市文廣新局發函,建議龍海市政府慎重考慮,炮樓作為江東古橋的附屬建築,不宜拆除。
守樓者:前不久說不拆,幾天前又說要拆
江東古橋也叫虎渡橋,始建於南宋,這座守橋炮樓就位於江東古橋的西面岸邊,是一高一低的聯體土木石建築,高的有兩層,低的有一層。關於該炮樓的歷史,村民只能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年66歲的黃建設說,當時一樓還有民兵裝備武器,二樓是哨兵站崗,旁邊小間則當廚房。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這個炮樓才完成使命。1987年,福建省公路局龍海公路段把這座炮樓轉售給他,轉為民用。
今年8月初,黃建設就接到榜山鎮政府通知,要求他拆遷江東古橋橋頭炮樓。因為覺得很可惜,他向龍海有關部門提出異議。9月底,龍海市榜山鎮有關負責人又說,決定不拆除了,由政府統一收歸管理。黃建設放心了,不過幾天前,他又突然接到榜山鎮通知說,政府經過研究決定,還是要拆。
黃建設滿頭霧水,為什麼非得要拆除呢?
龍海城投:經市政府研究,拆除後擬建綠地
昨日,榜山鎮黃副書記介紹,炮樓所在地,是龍海的江東鲈魚一條街整治工程的部分,鎮裡面只是按照龍海市的安排負責征地事宜,而該項工程的具體業主為龍海市城投。
對於為何鎮裡一下說拆一下不拆,他透露,“後來龍海市專門召開協調會,最後領導現場走訪後還是決定拆了。”
龍海市城投總經理助理鐘先生告訴海都記者,決定要拆除是按整治施工規劃方案進行的,而方案在通過之前,是由市政府研究過的,並非是城投所能決定。據其透露,按照施工規劃方案,該處炮樓拆除後,准備建為綠地。
漳州市文廣新局:
國保單位附屬建築,不宜拆除
黃建設等村民四處奔走,也將情況反映給了漳州市的文物主管部門。針對龍海准備拆除江東古橋守橋炮樓一事,漳州市文廣新局昨日正式向龍海市政府發函,建議龍海市政府慎重考慮,保留江東橋護橋炮樓,或者征收為政府管理,不宜拆除。
函中稱,位於江東古橋西側的護橋屋,是江東古橋的附屬建築,而且其本體建築有明清時期的江東橋碑記等文物記載的石過梁,有較獨特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且近期村民已籌資,將該樓打造成為江東古橋的歷史文化館,立面陳列有關江東古橋的老照片,歷史遺跡等。此舉為漳州市五景工程的東部景觀工程增添了一處參觀點。
□相關鏈接
江東橋曾是要塞 炮樓因橋而生
一張1920年江東古橋的老照片顯示,在橋頭位置,就已有一棟與現今炮樓結構相似的建築。
據悉,江東古橋處在漳州九龍江下游,史稱“柳營江”,為交通要塞,戰守重地,元末羅良與陳友定即有著名的“柳營江之戰”。炮樓早期是供守橋人員武裝站崗瞭望,保障橋體安全的。
漳州市文史研究員、文管辦前主任楊麗華介紹,守橋炮樓是江東古橋的重要組成部分,炮樓因橋而生,“正是因為有了江東橋才有炮樓,兩者是存在關聯的”。
據楊麗華介紹,按屬地管理原則,江東古橋現在屬於台商投資區管理,不過炮樓所在地歸龍海管理,目前台商區正在修編江東古橋保護規劃。楊麗華說,“保護規劃裡就包括了守橋炮樓,不能正在修編,就把樓給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