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界壕、敖倫蘇木古城遺址、安達堡子古城遺址……在內蒙古自治區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509處古城遺址、墓葬群、古長城等文物點零散分布在廣闊的草原上。為了保護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當地近日成立了內蒙古首支黨政警企民聯合馬背文物保護隊,以此加強對野外文物的巡查保護力度。
“達茂草原地處中蒙邊境,是歷史上漠南漠北的交通要隘和兵家必爭之地,境內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址,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5處之多。”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文管所所長喬志傑說。
千百年來,這些古跡早已與寧靜的草原融為一體,成為草原文化的見證。然而,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卻成為不法分子眼中的“肥肉”,一批違法犯罪分子常年在草原、山區等人跡罕至的地域“掏洞挖寶”。
黨政警企民聯合馬背文物保護隊,就是為了守護野外文物的安全,包頭市公安邊防支隊參謀長嘎啦巴特爾說,多方聯合的馬背文物保護隊更具可持續性,“具體實施過程中,由蘇木鄉鎮黨政部門牽頭監管,文物保護部門提供精確的重點古跡坐標,公安邊防民警、當地牧民則對34處重點文物點進行日常巡邏,企業負責為馬背文物保護隊中的牧民提供一定資金補助。”
馬背文物保護隊將利用當地豐富的馬匹資源,由公安邊防民警、牧民開展聯合巡邏。隊員劉全說:“我是志願加入聯合保護隊的。以前怕被報復,看見自家草場上有盜墓的也不敢說,現在這麼多力量團結在一起,我就不用擔心了,我願意守護這片草原的寧靜。”
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達爾罕邊防派出所所長白生雲說,內蒙古首支黨政警企民聯合馬背文物保護隊的成立,加強了邊境地區野外文物保護的力度,在多方支持下,警民聯合巡查文物有了更堅實的保障,使得原本牧民自發形成的馬背文物保護隊有了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