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金屬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掛牌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中心舉行,來自國家文物局各重點科研基地、相關文博科研機構的代表出席掛牌儀式。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共同為基地揭牌。
劉玉珠在掛牌儀式上致辭,充分肯定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文物科技保護領域所取得的成果。他說,歷經近60年的發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形成了一支具有自身特色和技術優勢的科研隊伍,尤其在金屬文物保護領域已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他指出,“成為金屬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既是一份榮譽,也意味著更多的責任”。他希望,基地緊密圍繞金屬文物保護的實際問題,以需求為導向,明確金屬文物保護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有目標、有計劃地推進各項工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積極推動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與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開展合作,形成有利於自身發展並惠及行業的長效合作機制。基地依托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要在人員、資金、科研條件以及管理機制方面予以保障,使科研基地在良好的環境下不斷壯大,努力將科研基地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科技研發中心、人才孵化中心、成果輻射中心和國際合作中心,為文物、博物館事業創新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科研基地是行業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建設和發展科研基地,旨在加快推進文物保護領域的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過去10年,國家文物局先後批准設立了22家重點科研基地,並已向其中12家基地正式授牌。
金屬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是2010年國家文物局批准設立的第4批重點科研基地之一。基地實行國家文物局(宏觀管理)、北京市文物局(組織單位)、和國家博物館(依托單位)三級管理制度,采用“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實行館長領導下的基地主任負責制、課題管理制和學術委員會學術咨詢制。通過公開招聘,中國國家博物館文物科技保護中心主任潘路為首任基地主任。學術委員會由21人組成,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成軍擔任首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當天召開的科研基地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了《金屬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學術委員會工作條例》和《金屬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開放課題指南(征求意見稿)》。與會專家還圍繞金屬文物保護科研基地的工作規劃及運行管理等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