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國家文物局緊急撥付皖鄂湘贛蘇閩六省抗洪搶救資金

國家文物局緊急撥付皖鄂湘贛蘇閩六省抗洪搶救資金

日期:2016/12/14 11:05:5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受6月下旬以來的強降雨影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蘇、福建等省受災較為嚴重,國家文物局近日緊急下撥文物搶救保護專項資金,各地文物部門緊急啟動搶救保護模式。     據初步統計,截止到7月18日,六省共上報受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14處、省保集中連片傳統村落6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一般不可移動文物120處,另有部分文物庫房、博物館等受損。其中,安徽受災最為嚴重,全省受災較為嚴重的國保單位達76處、省保單位136處,直接損失7400萬元。     在受災的國保單位中,安徽泾縣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葉挺橋東面橋基礎被洪水沖毀,西面橋基礎嚴重開裂;湖北鄂州觀音閣整體建築被淹達三分之二,閣內江水已達3米,存在局部坍塌的危險;湖南裡耶古城遺址及麥茶戰國墓群的安防、保護棚、景觀游道等保護設施受損較為嚴重。     7月7日,國家文物局發出《關於做好汛期文物搶救保護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文物行政部門、各文博單位高度重視汛期文物安全工作,全面開展文物險情排查,國保單位出現險情須做到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搶救,重點抓好文物搶救保護,嚴格落實文物安全管理措施,健全完善文物安全應急機制。7月19日,國家文物局向六省緊急下撥專項資金395萬元,主要用於受損文物保護單位的應急搶險等工作。     六省文物部門積極采取措施開展自救。安徽省文物局自進入汛期即開展災情統計工作,指導各地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加強巡查,采取緊急措施加固支撐受損古建築,利用防汛水泵排水,加固防洪護坡,補充防汛沙袋、水泵、電纜等,災情嚴重的文物景區停止對外開放。     湖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分別帶隊赴紅安、麻城等10個受災嚴重地區指導救災和重建工作,捐助救災資金300萬元,從7月初開始組織專家技術組分赴重點災區,現場查看指導文物搶險修復工作。     湖南、江蘇、江西等地文物部門正在根據不同情況對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搶險救災。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高文物搶救工作效率,對於因洪災造成險情的國保單位,將簡化審批程序,直接組織編制搶救保護工程方案;采取由省級文物行政部門直接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論證,批復後報國家文物局備案。涉及世界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工程項目,可直接編制方案報批。 (來源:中國青年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