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張家口 愈夜愈美麗
日期:2016/12/14 9:48:08   編輯:古代建築史
入夜,清水河從清園橋至建設橋一段形成璀璨的亮帶。
從清園橋至建設橋一段,在被萬千燈盞扮亮後,形成一條如沸的亮帶,城市夜晚璀璨如虹。張家口的夜晚也是一道不能不看的風景。
城市之魅
日落之後,天很快黑下來。
新月如鉤,夜晚悄然而至。當清水河兩岸的路燈、景觀燈以及建築物上的霓虹燈次第亮起來的時候,山城的夜格外粲然。
不少市民都發現,今年清水河兩岸很多建築物都改換了容顏,呈現出歐式風格,伴隨而來的還有映射樓體的霓虹燈。泛光燈打出黃暈的燈光,在夜裡閃爍出溫暖而精致的光芒,清水河兩岸的建築不再像過去那樣,每到晚上,就被夜色吞噬隱沒,而是呈現城市的恢弘。走到跟前時,讓人不由得不駐足觀瞧。
白天,清水河上的橋姿態各異,到了晚上,披掛霓虹的橋依然光彩迥然。橋上或明或暗、或紅或黃,或長或短的霓虹燈,以及清水河兩岸欄桿點亮的整齊劃一的白色燈光,讓冰封的河面靈動幻化起來。
山城的冬晚,風清月朗。盡管天氣冷,但沿著清水河兩岸遛彎的市民仍絡繹不絕。站在橋面上,清水河兩岸的路燈如高挑的燈籠,沿河岸齊整的布局,又宛若長龍一樣在漸濃的夜色中鋪展,公路上,車燈如流動的霓虹。河岸草坪中的景觀燈,打出一片小巧而別致的光亮。在清水河中路,寒風中挺立的高大楊樹叢中,像流星雨一樣劃過的樹燈,讓少了蔥茏綠色樹木,在冬天裡也不乏色彩。
“張家口的夜晚越來越漂亮了,尤其市中心清水河兩岸就像亮帶一樣,城市越來越現代了。”市民慨歎道。
外地人也說:“以前只聽說過張家口的滑雪,草原等,沒想到張家口的夜晚也是一道不能不看的風景,展現城市之魅。”
亮帶
據市亮化辦負責人介紹,早些年前,城市亮化概念就提出來了,在“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中,城市亮化呈現質的飛躍。今年城市亮化的重點是完善亮化效果,提升管理手段。主要將清水河清園橋至建設橋一段為亮化重點區段,作為城市亮化著重渲染的地段,提升亮化的效果。
入夜,從中聯大廈最高層眺望市區,裙帶般的清水河,從清園橋至建設橋一段,在被萬千燈盞扮亮後,形成一條如沸的亮帶,城市的夜晚璀璨如虹。
如今,城市形成了以清水河為亮帶,市區高層建築物和沿街建築物為亮點,主次干道為亮線,市區山體照明亮化為延伸,有點有線有面的立體亮化體系。
今年8月,市裡對清水河兩岸的東方購物中心、橋東新華書店等23棟建築進行外立面改造,同時進行建築物的亮化改造,聘請專業設計公司制訂出亮化設計方案。設計理念為燈光以黃、白為主色調,在理念上做到動靜結合,以靜為主;多彩結合,以單色為主;高低結合,以高為主;復雜與簡單結合,以簡潔為主。國慶節前,大部分建築物完成施工任務,亮化工作也同步完成。
與此同時,對清水河兩岸的草坪燈進行改造,用大理石將草坪燈“包裝”起來,既起到裝飾作用,又防止被人為踩壞。迎賓館南側草坪上的樹燈,原來是臨時安裝的,進行改造後變成永久性的,在清水河中路、長青路等路段,樹上安裝了流星雨樹燈。
市區在對魚兒山、八角台、西太平山,小白山4座山體亮化的基礎上,今年又完善了八角台建築物及通信塔的亮化,改用泛光燈後,沿山脊形成的亮化,效果更加明顯。
繼續完善對通泰橋、清水橋、清園橋、商務橋等22座橋梁進行了亮化,做到了一橋一景。市區高層建築的亮化不到位,城市整體亮化效果就出不來。在供電大樓、中保大廈等市區可視面建築物亮化改造提升後,又陸續增添了報業大廈、中聯大廈、百盛等建築物的亮化,在大的風格統一的基礎上,各棟建築物展現各自特色。
如今, 城市亮化以每年300%的速度遞增。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對22座橋梁、300座建築物、4座山體、70條主次干道的亮化。中心城區照明設施已達268723盞,其中照明設施是31886盞,景觀燈為236837盞。
節能與民生
這位負責人還介紹,為了達到低碳、節能等目的,城市亮化本著節能的原則。
過去,用於亮化的泛光燈每盞功率100,甚至200瓦以上,現在改用LED泛光燈、LED投光燈只有18瓦,LED洗牆燈也分別為18瓦和36瓦。建設橋上安裝了2.6萬盞燈,每盞燈功率不超過3瓦,和過去相比,現在城市亮化普遍節能60%。
市區景觀燈冬季晚10時關閉,夏季晚10時30分關閉,在此基礎上,逢節假日延長半小時。景觀燈分為重要節假日、一般節假日和日常情況,不是每天都點亮。清水河壩的燈平時一般不亮,只有在雙休日時才點亮。市區路燈建設了智能監控系統,路燈前半夜亮,後半夜滅一部分。
城市亮化體現民生,截至目前,已完成250條背街小巷的亮化,將白熾燈變成更亮的鈉燈。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