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門簪裡看古時候的門當戶對!
日期:2016/12/15 0:26:55   編輯:古代建築史
●●●在古代建築中,門是臉面、是威望。因此,古人對於門的裝飾格外的用心。而門簪,便是一種裝飾門的形式。
門簪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大門構件,從原始意義上來講,是固定門的一種銷子,安在街門的中檻紙上,因為這個木栓頭所處位置正好在大門的頭頂上,與婦女頭發上的發簪相似,所以稱為門簪。
古建築中的門框窄小,沒有門扇裝飾的華麗,但是,因為門框和門扇都是一個系統,所以古人對門框的裝飾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對位置顯要的門簪的裝飾。以至於後來,許多民居大門上門簪的設置只為了美觀,並無功用,門簪的意義大大小於了它的裝飾意義。
門簪在外形上多種多樣,有圓形、四方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狀,並在上面雕刻飾彩,內容主要是四季花卉或吉祥文字,增添它的裝飾效果。
門簪上的花飾多種多樣,有各種花卉、花果和吉祥文字等。只兩枚門簪時常雕"吉祥"字樣,四枚時則分別雕以春蘭夏荷秋菊冬梅,圖案間還常見"吉祥如意"、"福祿壽德"、"天下太平"等吉詞頌語。當然,個別時候也有把整個門簪雕刻成一種瑞獸的。相比較而言,動物形門簪沒有花卉、文字門簪圓潤和溫暖。
門簪在民間傳統建築中只是一個小小的細枝末節,因為它體積小而很容易讓人忽略。然而,古人對門簪的看重不僅體現在門簪的裝飾之上,古人重視門第等級觀念,門簪的多少,也是古代人判斷戶主身份和地位的依據,百姓之家為兩顆,大宅戶才能是四顆,皇家、王府的門簪可達12顆。
古時精明的媒婆在給人提親時甚至專門看這家門框上有幾個門簪、那家門框上有幾個門簪,如果男女雙方家庭門簪數目一樣多,門枕石大小相仿。那就是“門當戶對”,如果門簪數量不一樣多,門枕石大小不同,那就是門不當、戶不對。
其實,無論是作為固定門的構件,還是作為門框的裝飾品,門簪多種多樣的外形,都寄托著古人對於美好的期望,它還代表著房子主人的精神信念。
隨著古建築在時光中的湮沒,門簪也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是這小小門簪不僅是那個時代人們審美的表現,更蘊含著時代的文化色彩。
(來源:微信公眾號“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