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上海籌建“名人資料庫”留存海派歷史文脈

上海籌建“名人資料庫”留存海派歷史文脈

日期:2016/12/14 9:44:11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上海社會科學院正在對300名與上海有著密切關系的著名歷史人物進行系統研究,並旨在最終打造一個涵蓋上千位歷史先賢的“上海名人資料庫”,以圖為海派文化“留根”。

  “上海先賢與城市記憶”論壇26日在上海社科院舉行。記者從論壇上獲悉,“上海名人資料庫”首批36位歷史名人的研究已經結束,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相關學術雜志中,今後上海社科院還將出版《上海名人傳記》,以系統地向全社會展示研究成果。

  據悉,首批36位與上海有著密切關系的歷史名人中,既有革命先驅孫中山、陳望道、俞秀松,也有學術名家胡適,還有近現代工商業巨子劉鴻生、藝術名人豐子恺等。

  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熊月之教授告訴記者,此番“名人資料庫”的籌建不同於傳統的歷史學研究,尤其強調口述歷史,研究人員會尋訪到歷史名人的後輩及親友,力圖發掘不為人知的歷史細節,還原歷史真相。

  上海社科院歷史所助理研究員江文君是“陳望道傳略”的執筆者。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從開始收集材料到最後落筆,差不多耗時半年,其中不僅走訪檔案館和圖書館,而且訪問了陳望道的兒子。

  上海人文紀念研究所副所長伊華介紹說,“上海名人資料庫”的研究成果將會刊印成出版物,使其變成“流動的精神文化”。目前“名人資料庫”首批確定研究的范疇是300人,今年年底大概會完成近60人,最終計劃涵蓋上千位海派名人。

  熊月之是“上海名人資料庫”的總負責人。他表示:“對於先賢的紀念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只要把一代一代先賢的精神貫穿起來,就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文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