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修復蕩口古鎮促百姓致富
日期:2016/12/13 19:25:03   編輯:古建築紀錄盡管已進入寒冬,然而,當科技日報記者隨同無錫市委宣傳部組織的無錫文化建設集中采訪組,來到全市五個重點歷史街區之一的蕩口古鎮,看到這裡依然是人來人往,許多經銷年糕、團子、走油肉、冰油等地方土特產的店鋪,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我們蕩口,以古鎮街區為核心,依托鎮東萬畝碧波水面——鵝湖及周邊優美的生態環境,以及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按照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創建標准,正在著力打造長三角地區具有獨特文化的高品質的休閒旅游度假地。”無錫蕩口古鎮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立說。
蕩口古鎮地處無錫市東,位於錫山區鵝湖鎮內。相傳這裡是東漢孝子丁蘭故裡,歷史悠久,屬吳文化源頭區域。至今,已查證有華氏9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庫全書》。更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走出了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第一艘動力輪船的發明人、數學家華蘅芳;《歌唱祖國》的詞曲作者王莘;漫畫大師華君武;國學大師錢穆;傑出科學家錢偉長……2010年,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挖掘文化遺存資源發展休閒旅游業
“水文化”、“名人文化”、“義文化”是蕩口古鎮的主要特征。
2008年,錫山區區委、區政府正式啟動了蕩口古鎮保護性修復工程。在上海同濟規劃院、蘇州規劃院、上海奇創機構等多家單位的規劃、指導下,確定了蕩口古鎮保護開發的總體定位:充分利用文化遺存,整合湖泊、田園生態資源,復合打造集文化體驗、休閒度假、游憩娛樂、生活居住為一體,獨具水鄉風韻、能滿足游客需求、體現江南水鄉風情旅居名鎮,長三角古鎮文化休閒目的地,明清江南古鎮影視劇拍攝基地,最適宜憩息、頤養的旅游生活社區。
蕩口古鎮街區面積8.56公頃。一期古鎮景區規劃用地面積28公頃,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二期規劃鵝湖濱水核心區面積5平方公裡。到目前錫山區政府已投入了近10億元建設資金。
經過近5年的保護修繕、開發建設,古鎮景區政府建設項目今年10月已全部竣工。蕩口古鎮景區已修繕、修復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其中保護修復文保單位、歷史建築2.8萬平方米,全部物業已收歸古鎮所有。打造布展華氏義莊、會通館、關帝廟、華衡芳生平事跡陳列館、華君武故居、王莘故居、錢穆舊居、亨得利[0.00%]鐘表館等文化體驗景點8個,還將恢復巡檢司、華太師府等景點。
“我們還疏浚溝通古鎮水系,修復28座古橋,修復了多個古碼頭,古駁岸1000多米,北倉河二岸古民居,鋪修了殘缺的青石板路,恢復、整修了深巷、狹街、小弄,替換上了排門板花格窗。古鎮內水、電、氣、通信等配套設施完善,官網設施齊全。”李立說。
如今的北倉河,又重現了“小橋流水人家,客船行駛屋檐下”的江南水鄉風貌。從西入口的水上碼頭,坐上烏篷小船,倉河兩岸的明清古民居盡收眼底。
加快配套功能設施建設促進百姓致富
去年以來,圍繞北倉河兩岸,錫山區還打造了古鎮民俗展示區、美味餐飲特色區、原味蕩口體驗區、娛樂休閒風情區四個特色生態片區。
目前,已有212家商戶已入住,其中餐飲69家,占總面積的24.54%;酒吧、茶室20家,占總面積的9.5%;工藝品70家,占總面積7.69%;文化類13家,占總面積的7.4%;民宿40家,占總面積的26.20%。而開設各類店鋪的絕大多數是當地人。
記者看到,這些商戶中不乏有老字號、名優特色店和著名品牌連鎖店。其中文化類北京的永泰和書畫院、蘇州的黃天源、無錫的穆桂英、秦園小吃紛紛入住。蕩口的土特產年糕、團子、走油肉、冰油等產品走俏市場,帶動了本地百姓參與旅游的熱情。
與此,古鎮建有多個主題客棧、庭院式酒店,臨河、街巷深處、小弄裡還密布著多個特色民宿,鬧中取靜,吸引著游客紛紛踏至而來。據統計,自今年10月試運營以來,上海、蘇州、南通的旅行社慕名組團而來。至今,已接待游客超70萬人。
“近期,我們還將率先在上海市場展開營銷活動,通過新聞發布會和旅行社合作等多項活動全方位營銷。明年將陸續攻克南京、杭州等旅游市場。同時,我們正在策劃排練蕩口流傳的民樂、戲曲、評彈、舞獅等文藝表演活動,將在古鎮各個節點進行表演,景區內正在建設戲台和演藝廳。同時,我們將加快古鎮周邊鵝湖濱水核心區和農業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打造成美麗無錫旅游度假的勝地,真正讓四方游客‘驿江南、回蕩口’!”錫山區政府有關領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