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沣古寨生態博物館建成開館
日期:2016/12/13 19:14:56   編輯:古建築紀錄12月21日上午,郏縣舉行臨沣古寨生態博物館揭碑儀式。
據介紹,臨沣古寨生態博物館是繼南陽市社旗縣賒店鎮之後,我省誕生的第二個生態(社區)博物館,也是平頂山市首家生態博物館。
生態博物館是一種通過村落、街區建築格局、整體風貌、生產生活等傳統文化和生態環境的綜合保護、展示,整體再現人類文明發展軌跡的新型博物館。
臨沣古寨始建於明末,重修於清同治元年。整個村落被一種淺紅色條石砌築的寨牆緊緊圍住,故又被稱為“紅石寨”或“紅石古寨”。寨內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和清代民居近400間,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高大深邃的建築,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小巧玲珑的建築。古建築專家考察後認為,臨沣古寨是中原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村寨,是中國江北地區堡寨式古村落的典范,民居建築從明至清,在時代上沒有缺環,它們集中地出現在一個村落中,在中國實屬罕見。
近年來,郏縣高度重視臨沣古寨生態博物館建設,成立了臨沣古寨保護建設機構,先後投入資金966萬元,對54棟162間古建築進行修繕加固,修復寨牆550米,鋪設寨內外紅石道路3700米,恢復數百畝蘆葦蕩,對臨沣寨古寨牆、護寨河水系、寨內古建築群等景觀生態體系進行了有效的保護。
臨沣古寨於2005年9月被原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9年被列入聯合國戰時文物保護公約的保護范圍,2011年8月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全國生態博物館建設試點村(河南省唯一),2012年12月被國家住建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記者 溫書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