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鎮區域面積93平方公裡,人口8.5萬人,下轄24個行政村、4個社區、1個居委會。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重點鎮,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千強鎮,國家級生態鄉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發展改革試點鎮等榮譽,是全省首批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之一。
站在70米高、已經結頂的豪庭大酒店頂樓,向四周眺望,東面高樓林立,西邊申嘉湖杭高速上車水馬龍,南門緊貼的京杭運河上,插著小紅旗的運輸船如長龍游弋而過,讓人恍然置身於上海黃浦江畔。
其實,這是德清新市城西新區建設的一角。“今年城西新區還要加大建設力度!”新市鎮規劃管理辦丁泉副主任向記者解釋。
城西新區是新市鎮小城市進程中的重點區域。去年以來,這裡新貌不斷。今後5年,這裡將是新市行政、教育、文體、生態居住、商貿休閒等集聚的現代化新城市。
“你看東邊那些高樓,不少是商住樓,買房的除了杭州人,大部分是本地人,而且還是附近的農民,今後農民也與城市人一樣,進出乘電梯了。”
“過陣子再來,腳下這個16層高的四星級大酒店,或許已向外開放。環城西路改建、文昌路延伸,以及文體中心內的體育館、文化館、劇院等主體建設也開工了。”
在這些讓人興奮的信號背後,記者了解到,今年鎮上還發起了“決戰200天、攻堅100項、實現新崛起”的雙百攻堅活動。到目前為止,排出的六大類61個涉及小城市建設的項目,已經開工建設52個,累計完成投入9.8億元,同比增長34%。
從中心鎮成長為小城市,這是發揮產業集聚優勢和輻射帶動效應的必然選擇,也是推進城鄉統籌、實現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位於新市省級德清工業園,鎮黨委書記陳永明告訴記者,今年園區計劃總投入2.16億元,新拓展平台1000畝,拆遷農戶209戶。目前,橋梁、道路、管網、綠化等基礎設施項目已全面啟動,平台建設的11個項目中,已經有10個項目開工建設。
而另一個“大好高”項目、總投資6.2億元的華潤雪花收購西湖啤酒整體搬遷擴建項目也進入待建期。“以前我也不理解,但是通過身邊的變化,感覺小城市建設就是讓老百姓提升宜居幸福指數。”在新市鎮一樓的德清行政服務中心新市分中心,辦完事的村民王衛國這樣誇贊小城市建設給自己帶來的好處。
王衛國說,他剛去領了開店執照,以前拿這個非得趕到縣城,現在家門口就好辦,不僅方便還省事。“現在這個中心,由原先的鎮便民中心升級而來,新增了發改委、工商等19個職能服務窗口,承接權限更是達到了124項。”中心常務副主任沈繼華告訴記者。今年1至5月份,各窗口共受理各項事務13457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6.1%,辦結率為99.9%。如果按照每人來去縣城20元計算,僅交通費一項,一年可以為新市人節省幾十萬元以上。“按照小城市建設和新市經濟發展的趨勢,我們這個中心還不夠用,還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建設一流的辦事大廳。”鎮長沈生章說,他們已經在鬧市區選擇了2500平方米的新址,今年10月1日前搬入新大樓內。屆時,城市綜合執法中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綜合治理與應急維穩中心也一起搬進辦公,從而起到為百姓提供更好地一體化公共服務。
實干思路
德清縣新市鎮黨委書記陳永明:
按照“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要求,圍繞“創接滬融杭工貿重鎮,建京杭運河活力新城”的奮斗目標,著力打造浙北地區經濟繁榮、功能齊全、輻射力強、宜居宜業宜游的小城市。
一是全面提升產業層次,推進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省級工業園區,重點培育綠色食品、新型建材、先進制造等3個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主導產業,打造糧油食品加工、精細化工產業、新型建材制造、機電設備制造等4個基地。
二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城市化進程。進一步拉大城鎮框架,提升城鎮品位,增強輻射力和集聚力。
三是加大古鎮保護與開發的力度,大力發展旅游業。進一步挖掘古鎮歷史文化底蘊,依托蠶花廟會和羊肉黃酒節等民俗活動平台,打造運河、古鎮、民俗的“古”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