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長沙城東現千年古城牆遺址 夯土牆曾被推平

長沙城東現千年古城牆遺址 夯土牆曾被推平

日期:2016/12/13 18:54:03      編輯:古建築紀錄

疑為原馬楚國古城遺址,當地將參照杭州宋城,
在浏陽河風光帶復原馬楚城
 

4月28日上午,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工作人員在北宋古城牆遺址進行現場勘查。
 

  記者 徐行 通訊員 尹衛東 攝

  在1000多年前,長沙城裡有個馬楚國,城東是馬楚國的常豐縣,是政府糧倉所在地,有“天下糧倉”之稱。今天上午,長沙城東東湖街道東湖五組的村民找到了一處夯土牆。據長沙文史專家陳先樞介紹,這處夯土牆極有可能就是原馬楚國常豐縣城古城牆遺址。

  長沙城東發現古城牆

  上午10點,長沙城東東湖街道東湖五組73歲的村民杜立中領著大家來到村裡的物流園。他指著倉庫中間的一處高6米,長60多米的土堆對記者說,這堆夯土牆可能就是以前常豐縣城古城牆遺址。

  “很久以前,就聽說東湖這邊有一座古城,上世紀80年代,長沙有一支考古隊專門到村裡來進行考古,就在現在的位置發現有一處夯土牆,據說是當年原馬楚國常豐縣城古城牆遺址。”杜立中說,夯土牆有一丈高,後來修建倉庫的時候,不少夯土牆被推平了。根據長沙研究文史的專家提供的線索,街道辦事處信息員挨家挨戶打聽消息,才找到這兒。

  長沙文史專家陳先樞多次來到現場實地考察,他向記者證實,上世紀80年代中期,長沙確有一支考古隊在附近進行考古,發現當地還有200米長的古城牆,全由土夯築成。根據當時的考古報告,古城占地32500平方米,呈方形,坐北朝南,有內外兩城之分,城牆均為土築。“宋代以前的城牆全部都是夯牆,明代以後才是磚牆。”陳先樞說,這裡是一個沖擊平原,附近都沒有山頭,這裡還能有山頭,而且這裡的土質都是人工夯築,不是自然土,極有可能是古城牆。

  古城只存在了20余年

  陳先樞介紹說,善化縣的前身是常豐縣,常豐縣的前身是龍喜縣。據史書記載,龍喜縣位於今東湖相鄰的長沙縣梨鎮仙人市鹿芝嶺地段。宋太祖登基,因龍喜縣之名觸犯王朝忌諱,而予以撤銷。乾德三年(965)升常豐場為縣,常豐縣因當年馬楚政權設於姚托的常豐倉而命名,它為政府出資買谷儲存糧食的倉庫,儲糧主要用於災荒年救濟災民和百姓。常豐縣連同其前身龍喜縣僅存在24年。

  “五代馬楚國時是‘天下糧倉’,現在這裡又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生活居住的地方,這裡可以說是名符其實的‘天下糧倉’。”陳先樞說。

  措施

  將參照杭州宋城

  復原馬楚城

  東湖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尹衛東表示,古城雖然只存在了二十余年,卻見證了五代馬楚政權從輝煌走向衰亡的歷程。

  五代時期,馬殷占據湖南,以長沙為都城,建立了馬楚國,馬殷廣積糧,在今東湖一帶設立糧倉,在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撫土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時奉行獎勵農桑、發展茶葉、倡導紡織、重視商業貿易,鼓勵進出口貿易、招攬各國商人,開創湖南“招商引資”的先河。尹衛東說:“東湖街道將依托古縣城古城牆等歷史文化,包裝馬楚城文化主題公園,向社會招商,將參照杭州宋城,在浏陽河風光帶沿岸復原馬楚城,馬楚城面積將達到100畝。”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