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湛山寺

湛山寺

日期:2016/12/14 17:28:1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湛山寺

   在青島市東部湛山西南、太平山東麓。為市區唯一的佛寺。1933年籌建,1945年落成。面積23畝。山門有兩石獅,傳為明代遺物。寺前石砌蓮花池,為放生處。院內有大雄寶殿、三聖殿、天王殿及客捨,殿後為藏經樓,舊藏佛經6000余冊及古代佛像。寺後東側小山有八角七級磚塔,聳立雲表。寺院南對黃海,東、西、北三面,浮山、湛山、太平山屏列,煙岚變幻,海闊天空。“青島十景”之一“湛山清梵”即此。 
    湛山寺籌建於1931年夏,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長葉恭綽(建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中東鐵路稽查局長陳飛青和佛學家周叔迦等倡議,得到當時的青島市長胡若愚、沈鴻烈及膠濟鐵路委員長葛光庭、青島市佛學會會長王湘汀的支持和贊助,委托時任哈爾濱極樂寺住持倓虛法師於1932年來青島主持興建的。第一期工程1934年4月開工,興建了三聖殿、僧寮及圍牆、放生池,同年9月落成,12月8日舉行了開光儀式。1935年續建了講經堂、方丈寮、執事寮、廚房、庫房、茶房、浴室等。所需資金全部是募捐所得。第二期工程1937年動工,興建了大雄寶殿和舊東院(後改為男居士念佛堂),1938年竣工。所需資金全部由王湘汀捐贈。第三期工程1937年動工,興建了藏經樓及藥師塔,1938年落成。資金由周志輔、周志俊(原青島華新紗廠經理,建國後曾任山東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兄妹捐贈。第四期工程1941年動工,興建了天王殿和新東院(後改為女居士念佛堂),1943年竣工。資金由張伯祥、崔岱東捐贈。第五期工程1944年動工,興建了山門及台階,1945年竣工,所需資金由林耕宇捐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相關文章
  1. 青島湛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