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中英專家共商文化遺產保護大計

中英專家共商文化遺產保護大計

日期:2016/12/13 21:54:57      編輯:古建築紀錄


 

    4月21日,在美麗的周莊舫上隆重召開了周莊·中國名鎮名村論壇暨2012中英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超過百余名的中外專家共同出席了此次會議。
    此次論壇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主辦,主要以文化創新視野下的古鎮保護與旅游發展和青少年遺產保護教育為主題,會上很多專家都進行了發言,上海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領事包邁岫表示,2012年是倫敦奧運年,英國政府為推動中英之間的文化交流設立了大型文化交流計劃“2012 UK NOW”,其中就包括中英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文化交流,在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的推動下,把論壇舉辦地選在了周莊,希望通過交流,為兩國文化遺產的管理者和專業人士帶來啟迪。著名古城鎮保護專家阮儀三教授說,作為中國古鎮保護代表性案例,周莊已成功舉辦了4屆“古鎮保護與發展論壇”,通過中國歷史古鎮30年來在保護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邀請全國的專家和各地古鎮代表共同參加,創立一個專門的交流平台,切實推動中國古鎮的保護與發展。江南水鄉城鎮承載著江南地域多元化的社會文化經濟形態,在“小橋流水人家”的建築藝術和富足詩意和諧的居住環境中,創造了婉約秀麗的江南文化,對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與合理利用,不僅是對中國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的尊重與繼承,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新城市、新建築提供了無限靈感。我們眼見身邊的一座座老城變成新城,而中國風格正在消逝,舉辦論壇也正是為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疾呼。 深有同感的中國建設部城鄉規劃司處長傅殿起表示,從1982年至今,中國已經把170座城市納入國家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體系。目前全國有歷史文化名鎮181個,歷史文化名村169個,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些城市盲目地追求建設速度,追求現代化,一些歷史街區被整片地開發,一些歷史建築被拆除。我們就這點輝煌的歷史,如果把歷史丟棄,民族文化也將消亡。至於那些修舊如新,沒有歷史氣息的“假古董”毫無價值,目前國家正在擬定歷史建築修繕技術規程。歷史文化名鎮也好,名村也好,它最大的魅力在於它歷史的原真性,歷史空間環境的完整性,及生活的延續性。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計劃從2012年開始,把該論壇打造成國內唯一的周莊·中國名鎮名村論壇。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