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涪陵文峰塔
日期:2016/12/14 17:30:06   編輯:古建築紀錄 涪陵文峰塔又名“白塔”,位於重慶市涪陵區城東約數千米處長江南岸,今江東街道辦事處黃角嘴居委劉家山山脊上,山下近千米處的長江岸邊有已建成的涪(涪陵)豐(豐都)公路和在建的涪豐高速公路、渝(重慶)利(利川)鐵路經過。據記載,早在明代的今址上修建有木質塔,後在明末烽火戰亂之中被毀掉。現人們看到保存較為完好的文峰塔為特制青磚砌成,因塔身用石灰作為塗料被塗為白色,當地人多稱其為“白塔”。1984年,白塔被列為涪陵市文物保護單位。
現為磚石結構,每層塔壁轉角等處以長約0.8米、寬約0.08米的“鐵扁擔”鉚連夾固的涪陵文峰塔,動工於清同治十年(1870),之後於同治十三年(1874)竣工。塔立於劉家山山頂的四重台基之上,離地有3米多高,每重台基直徑不等,總占地面積近900平方米。塔平面為正八稜形,共9層,底層每面長4米,頂層每面長1.1米,加上塔的佛剎頂及基座等總高40余米。人們可沿塔內每層盤旋而上石級到達各層。其中,從第一級台基到達頂層觀景處,共有有140余步石梯(塔內132步石級)。同時,游人還可通過二層起每層開的拱形小窗,觀東西南北四面塔外風景。
塔第一層平胸周長30余米,以上各層迭澀為檐,各層轉角處檐下塑有龍頭、獸頭、人像等圖案,塔頂為銅質串珠形尖頂。塔底層正西開石質拱門一道,高逾2.5米、寬約1.1、厚1.24米。各層中間設有神龛,供祀文昌、關聖、山王、雷神等。其中,底層神龛石拱門上镌刻有時任涪州知州濮文升所寫對聯一副。橫額為“貴相騰輝”,上下聯為“大雅廣扶持一柱擎天開泰運;斯文真主宰三台立地慶升華。”在進入底層塔門左邊內北壁上嵌有濮文升撰、夏壽昌書的題名為《涪邑文峰塔記》的石刻碑一塊,介紹了重建此塔經過。
經歷以一百多年風雨的涪陵文峰塔,曾多次遭受到雷電的襲擊,但至今安然無恙,其塔身等保存基本完好。人們無論從水路、陸路上通過時,還是沿江上下游數十裡范圍內的涪陵、清溪等地,都能夠觀賞到雄踞涪陵長江南岸天際線的劉家山嵿的文峰塔,穩固勻稱與莊嚴壯觀的風采。直至今天,涪陵文峰塔仍不失為涪陵的一大人文景觀,被人們形象地譽為“涪陵的城標”。
現在,當地相關部門已委托附近居民,負責對該塔塔門進行關鎖和內外衛生掃除,游人進入參觀服務提供便利。
推薦閱讀:
張家口鹫峰寺塔
西安化覺巷清真寺
台灣屏東萬泉寺
廣東大雄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