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永福寺

永福寺

日期:2016/12/14 17:28:33      編輯:古建築紀錄

永福寺

   重建後的永福寺東西寬171—200米,南北長440米,一半在平地,一半在山坡,高差約100米,占地124.6畝,總建築面積19791平方米。布局采取五進院落安排,逐層拔高展開,自下而上沿中軸線依次為一進院的山門、天王殿,二進院的大雄寶殿,三進院的徹堂,四進院的觀音殿和五進院的御書樓、華嚴閣、齊雲閣及觀音台、彌陀台。兩邊寺捨呈對稱分布,主要包括方丈寮、僧寮、信士堂、靜心齋、長生殿、經堂和上客堂等。院內東有順山而行的車行通道,中有依軸而進的朝對神道,西有就山而行的人行步道,園林叢中有曲徑通幽的羊腸小道。整個院落連貫,視線聯通,相互銜接,流暢通透。山門前還辟有休閒旅游區。該區由由牌樓導入,內有九龍壁、購物店、佛茶館、接待處、噴池、膳房、齋房等。山門外建有72個車位的停車場。整個復建工程貫穿“尊重歷史、注重當代,保存傳統、力創新作,保護宗教、推進旅游,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依山造勢,以水顯靈,順應自然,旅教結合,以宋式為主,融合部分清式及現代生態園林風格,再造佛教聖地和觀光勝景,使人們在敬奉活動之余,能同享購物餐飲、休閒歇息和登高遠眺、觀光賞景之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