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和古鎮
日期:2016/12/15 22:50:01   編輯:古代建築地理位置
三河,中國水鄉古鎮之一。有2500年的悠久歷史,古稱“鵲渚”、“鵲岸”。三河鎮因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而得名。
三河距合肥35公裡,距巢湖7公裡,離合九鐵路舒城站7公裡,距滬
蓉高速公路吳崗入口處2公裡。位於合肥到黃山、九華山黃金旅游線上。
交通
1.合肥汽車站乘合肥——三河旅游專線車來達三河(10分鐘一班,全程10元/人),約40分鐘車程,途經南門換乘中心(8元/人)、上派(5元/人)。
2.明光路長途汽車站,直接上車買票,經過南門換乘中心
PS.(從三河回合肥的最後一班車是下午四點半。)
景點介紹
1.天然亭
位於三河古鎮西街入口處,因以前在對面的小南河天然橋旁邊有座茶樓,叫做天然樓,後來因為洪水原因不復存在,因此在此建造這座亭子,命名為天然亭,又叫做半亭,這上面的石碑上,雕刻著“十大捨不得”,表達了三河的繁華盛世。
2.劉同興隆莊
位於三河鎮古西街,又叫做“劉記布莊”、“劉記米鋪”。清末古西街的一家著名的商家。他是姓劉的人開的莊子,中間的“同興隆”是這個莊子的商號。莊子的主人劉錦堂(1879—1941)曾任三河商會副會長,兄弟五人。其中劉錦堂與二哥劉錦臣就居住在“劉同興隆莊”。
3.翠竹亭
位於古西街合眾巷出口處,旁邊就是風光秀麗、貫穿全鎮的三河小南河。此亭掩映在一片翠竹林之中,亭柱酷似竹子,亭子顏色是一片翠綠色,取名竹亭,有節節高升之寓意。旁邊有游船碼頭,泛舟小南河,別有一番幽情。
4.冶霞亭
位於三河中街小南河畔。在抗戰時期,三河相對安寧,蕪湖、南京等許多有錢人為躲避戰亂,齊集三河,人口一度多達七八萬之眾,所以當時三河也被稱為“小南京”、“小上海”等,在解放初期三河還一度設市,稱為三河市。冶霞亭全部用大理石做成的,亭子取名“陶冶情操、沐浴晚霞”的意思,外形頗似一個清朝的官帽。因為合肥出了個非常有名的清官——包拯,他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大清官。這個欄桿上雕刻的是荷花,其寓意就在於警示人們一定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5.古鵲亭
位於三河三縣橋頭東側。三河古稱“鵲渚”、“鵲岸”。曾經是巢湖上的島,是鳥鵲棲息的地方,後巢湖下陷,隨成陸地。此亭處是鳥鵲經常棲息的地方,很多鳥鵲在此聚會,是故此亭被叫做古鵲亭,現在也是游人和居民經常休息的地方,在這裡,鳥鵲和人和諧相處,互不驚擾。
6.楊振寧舊居
位於三河的古南街上,與正在修建的萬年禅寺和萬年街相鄰,前身是原來的三河孫大生老字號藥鋪,始建於明清時期,是一座典型的磚木結構的明清風格宅院,共有五進房屋和一個庭院。
楊振寧是著名的物理學家,1922年10月出生於合肥四古巷;1944年畢業於西南聯大研究生院;1945年赴美留學;1957年10月因發現“宇稱不守恆定律而與李政道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入美國籍,家學淵遠,文理兼通,長期擔任全美華人協會會長,為促進中美和中西方學術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楊振寧教授的母親是三河人,1937年底為了躲避戰亂,楊振寧曾於此客居求學。該舊居共五進房屋,前兩進房子是展覽廳,展示的是關於楊振寧教授的圖片和文學資料展覽。第三進房為他以前居住的地方,大約在此住了一個半月的時間。第四、五進是以聲、光、電的形式來展示楊振寧先生的科學成就。
7.鵲渚廊橋(4副)
鵲渚廊橋位於小南河外河上。因三河古稱鵲渚而得名,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是三河最古老的橋之一,1982年重建。廊橋上有由12根立柱撐起的兩層飛檐翹角式的長亭,橋兩邊建有美人靠,供游人在橋上觀景。橋兩頭裝有4根四方青石燈柱,外國人稱廊橋為情人橋,有情人若從這座橋走過,愛情定會天長地久。
這座橋原本是一座小木橋,如今我們將橋賦予了“遮陽、擋風、避雨、休憩”這些廊亭的功能後,也就稱之為“廊橋”了。
8.萬年台(4副)
萬年台是三河鎮的中心點了,是一個古戲台,是在以前的舊址上重建的。這個面積約有二千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上可以同時容納幾千人觀看演出。如今,這個文化休閒廣場上,擁有十二生肖和梅蘭竹菊共十六個石鼓,還刻有三幅三河古民俗的迎親圖。三河原有兩處萬年台,除這以外,在南街還有一處,現在其舊建“萬年禅寺”,大家可以看到在台面的兩邊有兩個大柱子,而這個柱子象征著佛教生生不息。在萬年台,每逢節假日及周末,都會在這裡舉行地方戲劇—廬劇的演出,吸引了眾多游客的觀看,熱鬧非凡。
9.鶴廬
位於三河古南街,是四川總督劉秉璋的故居。劉秉璋是三河人,他是李鴻章手下的御用紅人,曾經率兵擊退法軍,大敗捻軍,先後做過江西巡撫、浙江巡撫和四川總督,是淮軍的著名將領。他曾經在三河有上百處宅院,而此處是後來唯一一個保留下來並重新修葺過的。此展覽廳主要展示的是他生平的事跡以及一些當時留下的武器設備,圖文資料等。此宅取名叫“鶴廬”,有一種閒雲逸鶴,擇良木而棲的味道。
10.城隍廟
位於三河古南街,對面就是萬年禅寺,旁邊是二龍橋。在這裡曾有一個禁煙禁賭碑,正好可以說明廟的年代,立於同治十二年,距今最少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三河目前保存的比較完好的一塊古碑。從中可以看出三河歷史上的隸屬關系。門前刻著一幅對聯:
上聯:為善應倡,設惑未倡,前人余殃,殃過必倡;
下聯:為惡應滅,設惑未滅,前人余德.德盡自滅
據說是廬江縣的一個叫孫維琪的秀才寫的,也就是勸人行善,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