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版平遙古城 恬美而簡單的盧卡
日期:2016/12/14 17:22:29   編輯:古建築紀錄盧卡古城牆
古城細節也值得品味
盧卡人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
盧卡意大利古城。對許多中國游客還很陌生,遠道而來的游客必到比薩市參觀斜塔,往往與這坐古城擦背而過。盧卡,既沒有羅馬古城顯赫的威嚴:也沒有米蘭的時尚;沒有比薩的名氣,更缺少威尼斯水波的浪漫,但它有獨特的城市魅力。
意大利中部城市。西南距比薩20公裡,盧卡又在位於佛羅倫薩至維亞雷焦的鐵路線上。到比薩、佛羅倫薩旅游者都可以坐火車順道來到盧卡。
從佛羅倫薩到盧卡差不多每隔一小時就有支線火車(R車),約1.5小時車程。看完比薩斜塔,想到到盧卡旅游,也可這趟支線R車,車程25分鐘。從佛羅倫薩到盧卡一路鄉村風光極美,這裡的皮具比佛羅倫薩便宜,可以買到當地好葡萄酒。
歐洲保護得最完好的古城
在意大利的旅游行程中本來是沒有盧卡游。導游臨時加上這個項目。說服我們的理由是:它是全歐洲保護最為完好的古城,整個小鎮城牆包圍。小鎮中都是我們唐代、宋朝建築。意大利音樂家普契尼生活在盧卡。上述理由足以令我們神往,臨時改變了行程,對盧卡半日游。
盧卡是在意大利的一個中部城市,位於塞爾基奧河河谷平原,距著名的比薩市僅有20公裡。人口10萬多人。當我們從城門走進從城門走進盧卡,立刻被盧卡的特色所折服果然,城牆內宮殿、教堂、廣場和年代久遠的房屋完好無損,所有的一切,都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
從公元前180年,盧卡納入羅馬版圖,五世紀的時候,盧卡是一個堅強的軍事要塞,11世紀因為絲綢交易成為富裕城市,並且作為卡斯塔尼首府到達它的鼎盛時期,作為意大利第二大獨立城市存在了近一個世紀。像威尼斯一樣,盧卡發展了自己的城市個性,在和平和戰爭年代都幸運地為自己保留了生存空間。1805年,拿破侖占領盧卡,它成為波旁王朝的一員。後來,拿破侖將盧卡交由姐姐管理,至今,盧卡還有一個以拿破侖名字命名的廣場。
盧卡過去是農產品集散地,絲紡織歷史悠久,還有卷煙、造紙、葡萄酒與家具等工業。有羅馬式等多種風格的古教堂,收藏的藝術珍品吸引大量游客。
景區推薦:
1、聖馬丁諾主教堂:教堂外觀是壯觀的典型的比薩盧卡羅馬建築風格。
2、主教堂博物館:博物館外觀是12-15世紀的混合風格建築,其外觀甚至比其內藏品更有觀賞價值。
3、圓形露天劇院廣場:現存的露天的劇院的輪廓是盧多維克公爵讓當地建築師洛倫佐重修的。
4、普契尼故居
游老城的兩種方式
游盧卡老城,你有兩種方式游覽,一種是步行,一種是騎車。一進入古城門,門口就有租自行車的店鋪,一輛自行車一小時3歐元。
在城牆上騎自行車可以對個盧卡城來一個全貌游。我們決定先騎車駛上城牆。
環城城牆是盧卡是這座城市最富有魅力的古跡,城牆綿延4.2公裡,它建於15441645年,是目前歐洲保存最完好的文藝復興時期的城牆,城牆高12米,底部有30米寬,曾經立有126架大炮。現在炮台還可看到。防御城牆有11座堡壘和六個城門。
從城牆上騎行,你看到一邊是城外的樹林和綠草,一邊是古老城市的小巷、塔樓、教堂。盧卡的城牆在波旁王朝時期,已經改造成為非軍事用途,在城牆邊上種有樹木,過去跑馬車的城牆頂端可以跑小汽車,寬闊的城牆現在已經變成環城公園,可以容兩輛車並行。
盧卡古城城牆默默無聲地靜臥在那片土地上,呵護著城裡數個世紀的芸芸眾生。
第二種旅游線路:騎車古城騎行。
我們的自行車從城牆上駛下,我們漫無目的在古城閒逛。
盧卡的城市格局基本保留了古羅馬人留下的方格網狀,外面是高高的城牆,城牆包圍之內是古老的城市、街道。
古城中的房子都是幾百年前的老房子,經過不斷的維修目前仍完好無損。聽導游介紹:“意大利規定100年以上的房子是不允許拆遷。”
長年累月的馬車、汽車駛過,已將古街道中大理石、鵝卵石鋪成的麻石馬路磨得發出青白色。多虧了當年古人在建築盧卡城時已將供水、排污暗渠鋪設好,幾百年不落後,讓這座古城百多年來,不用反復開挖道路。古街道麻石路仍保持了原樣。
我們走在古城中,感覺與四五百年前走的古人行走無異。假如當地人穿上中世紀的服裝、駕著馬車在街上走動,你一定會恍如我們通過時光穿梭機又回到文藝復興時期。
同行者說:“來盧卡,最好是住上兩天,享受小鎮的寧靜。”在盧卡城中閒逛,當地人知道你是游客,卻沒有人關心你是從什麼地方來;也沒有人關心你來干什麼,盧卡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選擇自己的每天的線路出行,再按部就班地回到家,或是坐在廣場上咖啡廳前吃著點心、喝上一杯咖啡。來這裡旅游的游人也有自己的線路閒逛。游人、當地人都各走各的路。這裡沒有旅游商店,沒有當地人與導游掛鉤商店,當地人不會想著法子從你的口袋中掏錢。你有著是隨著性子地游玩的感受。
街道兩邊的樓房相隔很近。我們是上午9時來到盧卡,進城前,導游一再告訴游客進入小鎮時,說話也小聲,這個時候,可能還有人沒有起床。如果大聲說話,破壞了小鎮的寧靜,居民可能會打開窗戶,說上幾句。
來到盧卡的一個重要旅游是探訪普契尼故居。許多中國人知道意大利歌劇《蝴蝶夫人》、《圖蘭朵》、但不一定知道歌劇的作者是誰。這些歌劇都出自意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普契尼之手。這位偉大的歌劇作曲家就出生在盧卡。普契尼在意大利的最後歲月一直住在小鎮裡,在這裡寫下了歌劇《波西米亞人》。
進入普契尼故居要收費。普契尼的爺爺和父親曾在教學內彈風琴,而他也曾是教學裡唱詩班的孩子。教學對面的街巷就是普契尼的故居,如今是一個小型博物館,博物館內藏有普契尼創作《圖蘭朵》時用過的鋼琴。
大概是受了普契尼的影響,小城充斥著音樂的氣氛。我在這裡駐足良久,在廣場邊有一位意大利老人吃著黑管,特有意大利古典味,還行出了一張CD。太太用80歐元購買了這張CD,盧卡記憶帶回家。
推薦閱讀:
勵小捷:文化遺產保護要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
南京門東將建明清合院式住宅
文物保護法不是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法
蘇州古城改造堵疏結合 化解保護與發展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