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陝西橫山有個外國名波羅古鎮

陝西橫山有個外國名波羅古鎮

日期:2016/12/14 17:21:05      編輯:古建築紀錄

波羅古鎮

波羅古鎮

    波羅,佛教用語,是梵語“到達彼岸”的音譯,這個陝北小鎮由此得名。

    “彈起個三弦定起個音,各位親朋來聽我音……”王勇隨口就能說上一段,就是靠著這段《陝北好地方》的說書本事,他獲得了“陝北說書十佳藝人”的稱號,但他表示總要創新,總要說說美好的新生活。

    生在波羅長在波羅的陳伯瑞老人對古城情有獨鐘,每每有游客來,他都會帶著游客轉古城,講古城。陳伯瑞老人今年68歲,他自幼在波羅古堡長大,從沒離開過古堡,他對波羅史志脫口即來。“說是堡,其實規模挺大,讓我說,這裡就應該叫波羅古城。”陳伯瑞說,這裡原本居住一萬五六的人口。

    隨著陝西31個文化旅游名鎮建設的啟動,波羅古鎮重現生機。

    “我們將項目分為古堡建設與集鎮建設兩處進行。在古堡建設中,累計投入6500萬元對古堡進行修復,目前古堡街道部分商鋪、北城牆和南甕城工程以及參將府、三官樓、凌霄塔、木石牌樓修復工程已基本完成,古堡街面及部分人行道的鋪設和管網埋設工程已完成。在集鎮建設中,累計完成投資1671萬,其中投資432萬元建設波羅文化廣場1440.63平方米;投資150萬元新建前梁農貿市場……。”波羅鎮紀委書記拓小晨告訴記者。

    朱家溝村是該鎮遠近聞名的明星村,早在幾年前,該村81戶近500人就搬至新村。“我們這裡還是白於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有一部分移民計劃,我們將陸續實施。”

    據了解,以正在建設的懷遠大道為軸線,計劃逐步推進沿榆橫工業大道,圍繞園區長途客運站建設,利用省上的200畝用地指標,初步建成波羅鎮計劃生育服務站,項目協調辦公室,土地所、派出所等相關辦事機構,不斷聚集人量,發展第二集鎮產業。

    天色暗下來,波羅古堡煥發了與白天不同的神采。

    “小時候,小伙伴兒們在凌霄塔周圍玩耍。塔下方壁崖前仍站著許多等待上香的人,壁崖裡便是北魏臥佛寺石窟。遠處起伏的沙丘,在夕陽裡明暗分明,迎光的一面像著火了一樣散發金色的光輝,背光的地方幽幽暗暗。大漠之中,一縷炊煙袅袅升起,沒有風,煙像一根輕淼淼的柱子豎在空中。”陳伯瑞記得學堂的老師說過,這景象就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老人對昔日古城的記憶。

    或許多年後,在新建成的波羅鎮上,陳伯瑞能找回這份鄉愁。

    據記載,後柳碼頭為古時重要的水上交通驿站,每天江面上都停泊著數十艘商船,工人們忙著裝貨、卸貨,一艘艘商船或順江而下,或逆江而上,到處一派繁忙景象。從千年古剎石佛寺遺址和火神廟遺址推斷,早在明代以前後柳古鎮已十分的繁華、興盛。據當地老人們講,當年後柳街上商賈匯集,買賣興隆,沿街都是老字號的旅店、飯館和藥鋪。而今,雖商船不再有,但後柳水鄉卻被秦嶺“雪藏”至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