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武威穿越古代的威武霸氣之旅

武威穿越古代的威武霸氣之旅

日期:2016/12/14 17:20:50      編輯:古建築紀錄

白塔寺

白塔寺

 

    漫游文化古城

    要是票選霸氣十足的地名,那麼甘肅的武威應該會榜上有名,而且是名列前茅。武威,本身在中國歷史上也的確是威武!西漢時期的名將骠騎將軍霍去病就曾在此大敗匈奴,並且把匈奴趕出了河西地區,漢武帝為了表彰霍去病的軍功,將涼州改為武威,取的就是“武功軍威”之意。

武威文廟

                                   武威文廟
    除了威武的霍去病,歷史悠久的武威,自然是人文荟萃。這裡曾是五涼古都、西夏陪都,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境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文物古跡眾多,例如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又名馬超龍雀或馬踏飛燕)就出土於此。而武威文廟,大殿雄立、飛架斗拱、彩繪精美,明清時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是西北地區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廟。有時間,不妨漫游古城武威,大家會發現這地方到如今依然古意盎然。

武威文廟

                                      武威羅什寺修靈塔
    A出土馬踏飛燕的地方

    中國旅游標志——銅奔馬(馬踏飛燕)就出土於武威雷台漢墓中,那是1969年由當地農民在雷台老槐樹下發現的一處東漢晚期的大型磚石墓葬,是全國少有的保存完好的地上古墓。就沖著這一點,熱愛旅游的人,到了武威自然不能錯過這個出土馬踏飛燕的地方。

    漢墓主人生前是一位將軍,漢墓上面還有一道觀名曰“雷台觀”,而雷台其實是古代祭祀雷神的地方,因在高約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雷祖觀而得名!如今,這裡叫雷台公園。當時雷台出土了銅奔馬陣,不過馬踏飛燕和其他銅奔馬被帶到蘭州的甘肅博物館收藏,留在武威的不多。但就算如此,雷台漢墓前的廣場還有著銅奔馬陣的復制品,氣勢也是非凡。

 

    B絲路上昌盛的佛教文化

    武威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佛教在這曾有著興旺氣象,並留下燦爛的文化遺跡。例如,位於武威市北大街的鸠摩羅什寺,那就是為了紀念西域高僧鸠摩羅什弘揚佛法、翻譯經典功績而建造的,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鸠摩羅什命名的寺院,現有鸠摩羅什捨利塔、大雄寶殿、圖書館等。如果對佛教歷史不是很了解,那麼對鸠摩羅什可能會感到陌生,他是東晉時後秦高僧,著名的佛經翻譯家,與真谛、玄奘、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其中的羅什寺塔最早建於1600多年前的後涼,塔及寺院在唐代時大力擴展,明、清皆有修葺。最為輝煌時是在明代,成為陝西涼州大寺院,英宗正統十年即公元1448年,為羅什寺院頒發了大藏經,並下聖谕道:“刊印大藏經,頒賜天下,用廣流傳,茲以一藏,安置陝西涼州大寺院,永光供養。”此谕現完好保存於武威市博物館。

    除了鸠摩羅什寺,武威著名的寺院還有不少。其中,白塔寺,藏語稱作謝爾智白代,即東部幻化寺,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白塔寺、蓮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位於涼州城區東南20多公裡的武南鎮白塔村,這裡地勢平坦開闊,氣候溫和,為黃羊河水系雜木河下游沖積綠洲。白塔寺曾是為元代忽必烈時期藏傳佛教薩迦派法王赴涼州會談西藏統一、並達成協議的居所。因此,在歷史上也是意義非凡。

    海藏寺也是當時元代與西藏宗教領袖會談以後在蘭州建的四大寺廟之一。在寺中,沒有游人的熙攘,是能獨自感受寺廟的寧靜的地方。在海藏寺後邊,還有靈鈞古台,也是前涼時期的古台,登臨一番也算頗有意義。

    C西夏文明記在西夏碑

    另外,武威還有一座大雲寺,離鸠摩羅什寺非常近。大雲寺,原名護國寺,曾經是大夏國的皇家寺廟,如今也已是物非人非了。但一般游客有所不知的是,在這略顯破敗的環境,當年著名的“西夏碑”便是出土於此,從此開啟了一扇西夏學研究的大門。寺中還有一口傳自唐代的古鐘,鐘身上有許多特別的細節圖案。

    至於珍貴的“西夏碑”,如今就保存在武威西夏博物館,可謂鎮館之寶。因其碑文正面和背面是西夏文與漢文的對譯,所以在研究西夏語言文字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被稱為“漢夏對照詞典”,也是我國現存最長、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文。而碑頭上的西夏篆書,更是絕無僅有。在博物館裡,你可以了解西夏從建立到繁盛的整個歷史過程,以及它的文化經濟發展狀況。

    D“石窟之祖”天梯山石窟

    絲綢之路上多石窟,在武威也不例外。位於武威市城南50公裡處,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山有石階而上,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巅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

    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的天梯山石窟,開鑿於東晉十六國的北涼沮渠蒙遜時期,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被北京大學原考古系主任、中國著名石窟專家宿白教授稱為“石窟之祖”,是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的源頭,在我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游勝地。

    E風光秀麗的天祝三峽

    武威地處西北,常常讓人以為荒涼,其實不然。地處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南部的天祝三峽森林公園,屬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黃河上游水源涵養區,除了自然風光秀麗迷人,人文景觀還獨具特色。公園由朱岔峽、金沙峽、先明峽和石門溝組成。分石門溝景區、朱岔峽景區、金沙峽景區、先明峽景區、五台遠眺草原景區、馬牙雪山天池景區和天堂寺藏傳佛教文化景區。

    既有巍峨挺拔、陡峻如削的山峰,又有千回百轉、奔流不息的河溪;既有終年積雪、潔白如瑩的雪山冰川,又有神奇獨特的藥水神泉;既有綿延起伏的草原,又有曲徑通幽、遮天蔽日的峽谷;既有綿延不斷、四季常青的喬灌木,又有色彩紛呈、芳香四溢的奇花異草;既有聞名遐迩的藏傳佛教名寺天堂寺,又有雄偉壯觀的引大入秦現代水利工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