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侗寨鼓樓

侗寨鼓樓

日期:2016/12/14 17:17:06      編輯:古建築紀錄

    侗寨鼓樓,雄偉壯觀,結構嚴謹,工藝精湛,是侗族建築技藝的集中體現。外形像個多面體的寶塔。一般高20多米,從1層至頂,全靠16根杉木柱支撐。樓心寬闊平整,約10平方米見方,中間用石條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欄桿,設有長條木凳,供歇息使用。樓的尖頂處,築有寶葫蘆或千年鶴,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樓檐角突出翹起,給人以玲珑雅致,如飛似躍之感。

    鼓樓有廳堂式、干欄式、密檐式等多種。無論何種鼓樓,一般都分上、中、下三個部分。上部為頂尖部,用一根長約3米的木柱或鐵柱立於頂蓋中央,並套上由大到小的5至7顆陶瓷寶珠,使頂尖部成葫蘆型,猶如塔尖,凌空而立。頂蓋是絢麗多彩的樓頂,多為傘形。頂蓋形狀有四角、六角或八角。頂蓋下斜面的人字格斗拱,像蜂窩百孔窗,其周圍木雕像燕窩壘泥點,工藝精巧,造型別致。中部是層層疊樓,形似寶塔樓身。樓檐一般都是六角,亦有簡便的四角或復雜的八角。每方檐角均為翹角,層層疊疊,重檐而上。從上而下,一層比一層大。樓身以四根粗大、筆直的長杉木為主柱,從地面直通樓頂,極為壯觀。樓內或雕塑,或繪畫,魚蟲鳥獸,栩栩如生。

    鼓樓由各村寨群眾投工獻料,集資籌建,由侗族能工巧匠自行設計,自行建造。整個建築沒有圖紙,數百上千根梁、枋、柱的尺寸全憑心中計算。這種能工巧匠遍布侗鄉,尤以貴州黎平、從江等地為最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