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石灣陶瓷文化聞名中外

石灣陶瓷文化聞名中外

日期:2016/12/13 20:25:21      編輯:古建築紀錄

南風古灶門樓

南風古灶灶內 
    廣州8月11日電 記者申燦 石灣鎮,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位於佛山市禅城區東南部,交通網絡便捷,地理位置優越。轄區總面積26.62平方公裡,下轄12個行政村和23個社區,常住人口15萬人,外來人口約15萬人。     石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名人輩出,名勝眾多,是佛山存有歷史文化遺產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有著源遠流長的5000年制陶史,積澱了殷實厚重的陶瓷文化底蘊,是聞名中外的“南國陶都”,享有“石灣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國”的美譽。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南風古灶500年薪火不斷,是石灣陶藝文化的象征,陸續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獲評為佛山新八景之一及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06年,石灣陶塑技藝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石灣鎮是國內獨一無二的同時擁有陶瓷和不銹鋼兩大特色產業的名鎮,先後榮獲“廣東省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廣東省陶瓷藝術之鄉”、“廣東省陶瓷專業鎮”、“廣東省不銹鋼專業鎮”、“中國十佳魅力名鎮”、“中國陶瓷名鎮”、“中國陶瓷之都”、“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不銹鋼名鎮”、“中國不銹鋼商城”、“品牌中國不銹鋼(國際產業示范基地)”、“品牌中國•瀾石不銹鋼”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石灣鎮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產業結構不斷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社會治安良好,人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衛生、教育、文體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史載的陶瓷商品性生產始於唐,盛於明清。現經對在河宕貝丘遺址出土的印紋陶、瓷器的碳十四測定,距今已有5000年歷史。這些印紋陶、瓷器在制作成型技術、燒成溫度和印紋變化的多樣性方面都已顯示出其獨特的個性。當地東漢墓出土的水田模型、舞樂俑、牛、豬、狗、屋、侖井等陶瓷塑品,標志著石灣工藝陶瓷的制作在這一時期已臻成熟。     唐宋時期,隨著對外貿易的發展,石灣逐步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的陶瓷商品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體系,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以至世界各地。此時的工藝陶瓷生產水平已體現出在吸收北宋名窯色釉基礎上創造石灣陶藝語言的特點。     明代以後石灣工藝陶瓷的生產進入鼎盛時期,產品種類繁多,成為獨具嶺南特色的工藝陶瓷生產基地。明代永歷、宣德年間,鄭和帶領巨大的船隊,在近三十年的時間內,七次下西洋,走遍了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大促進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有“石灣公仔”之稱的石灣陶藝產品也隨之更多地流向海外。近年在阿拉伯半島阿曼索哈地區出土的明代石灣雜色釉騎獅人物像和黑釉三足爐,便印證了“石灣公仔”遠征海外的足跡。“石灣瓦,甲天下”就是當時石灣陶瓷地位的真實寫照。     清代,石灣工藝陶瓷業進入鼎盛時期,石灣成為當時生產技術和商品經濟都相當發達的工藝陶瓷生產營銷基地。據清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記載:“石灣之陶遍二廣,旁及海外”;清代光緒年間的抄本《南海鄉土志•礦物制造》記載:“年中貿易過百萬,為工業一大宗。”在這一時期,石灣共有陶窯107座,從業人員達6萬余人。生產的陶器分為日用、藝術、園林、工業、葬用等五大類二十四個行業,產品暢銷日本、東南亞和歐美諸國。     石灣陶藝在經歷了唐宋兩代的成長壯大階段和明清時期的成熟發展階段後,至建國前已成為一個相當成熟的行業。當時石灣鎮沿東平河一帶以行業聚集劃分為三源:其中上源南風古灶一帶為缸行,中源一帶為橫耳行,下源一帶為古玩行。建國後,各級人民政府對石灣陶藝行業發展極其關心,招集石灣所有美術陶瓷創作和從業人員組建了石灣美術陶瓷廠,引導石灣陶藝加快產業化發展,使石灣陶藝進入了一個群星燦爛的全盛時代,先後湧現出9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7位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和一大批省級陶藝大師。石灣陶藝的代表人物劉傳,更是與天津的“泥人張”張景祜並稱為中國陶藝界的“南劉北張”。     俗稱“石灣公仔”的工藝美術陶瓷產品,歷來都因其色彩斑斓、古樸高雅、品類齊全、別具神韻而獨樹一幟,被譽為我國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千百年來歷久彌香,在我國陶瓷藝術史上占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長期以來深受海內外人士的鐘愛,屢獲國內外的最高獎項,還常被國內外的美術館、博物館爭相收藏。十七、八世紀時期,荷蘭人和英國東印度公司大量購買“石灣公仔”運抵歐洲,被英國倫敦維多利亞阿魯拔博物館、德國藝術及工藝博物館、丹麥國立美術館等收藏。英國的猷莫科波拉斯、德國的柯道柏林、澳門葡籍人士文度士等個人收藏家也收藏了大量“石灣公仔”,美國人施欽仁不僅收藏了四百多件“石灣公仔”,還把這種愛好傳給了女兒施麗姬,施麗姬的博士論文就是《石灣陶器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石灣公仔”作品又多次被中國工藝美術館以及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國家級藝術館收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