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漢墓出土罕見青銅器 首飾盒驚艷全場
日期:2016/12/14 18:17:48   編輯:仿古青銅器銅盉
今天下午,在經四路魏家莊施工工地,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大型漢代磚室墓,出土多件青銅器等陪葬品。其中的兩件青銅器器形獨特,保存完好,一件是“盉”,一件是“奁”,比較罕見。據介紹,這座墓葬也是迄今為止在該工地發現的最大漢墓,銅盉和銅奁也是首次出土,很有研究價值。
今天下午5點左右,記者來到現場時,考古人員正在對漢墓進行清理。只見這座漢墓南北長約5米,東西寬約2米,墓室由內外多層青磚壘砌而成,墓底距離地表深約4米,覆蓋有很大一片紅漆,整個青磚墓室的高度約2米。在墓室底部南頭,裸露出幾件青銅器,在北頭右側露出一面銅鏡。
“出來了!出來了!”隨著圍觀群眾的呼喊,一件件青銅器被考古人員清理出來,加上銅鏡、銅盆等,共出土7件青銅器和一些銅錢。只見其中兩件青銅器器形很是獨特,保存完好,一件器物有三足,樣子像個帶把手的大茶壺,“壺嘴”呈鳥頭狀。另一件器物像個圓筒,上面有蓋。
“像茶壺的器物叫‘盉’,流行於商代至戰國,漢代也使用,主要用途是盛水或盛酒。基本造型為圓腹,帶蓋,下設三足或四足。”現場的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員何利介紹說,另一件圓筒狀的器物叫“奁”,是中國古代女子用以盛放梳妝用品的盒子,在西周至秦漢時期,奁多為銅、陶器。
何利說,這座墓葬是迄今為止在該工地發現的最大漢墓,也是規格最高的漢墓,出土的銅盉和銅奁兩種器物也是在該工地首次發現,比較罕見。這對於研究漢代的墓葬制度和生活習俗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