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
毛公鼎是台北故宮的鎮館之寶,高53.8厘米,口徑47.9厘米,應該是為周宣王的叔公毛公所鑄。清道光年間在陝西省岐山縣出土,在民間轉手多次,抗戰期間險被日軍奪走。日本投降之後,收藏者將鼎捐獻出來,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因毛公鼎內壁刻有500字的銘文,乃迄今出土的商周青銅器之最。除了史料價值,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和書法研究方面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矢镞
近代銅元巧收藏
宴樂漁獵攻戰紋圖壺
環鏈銅方爐(戰國)
有盤鼎
圉卣
青銅鑄--四羊方尊
重金絡壺(戰國)
彩繪漆銅鏡(西漢)
齊家文化銅鏡
胡傅溫酒樽
鹿角立鶴
蛙紋匜
鳳紋銅方鼎(西周)
邗王是野戈
銅錞於
樹形燈
錯金雲紋敦
掐絲琺琅獸面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