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斑銅首推“孔雀牌”
日期:2016/12/14 18:14:40   編輯:仿古青銅器孔雀瓶
傳統的銅制品從其表面色澤上看,常見的有紅、黃、青及白等多種顏色,稱謂也由其呈色不同被人們簡稱為紅銅、黃銅、青銅、白銅等;唯雲南特有的斑銅以櫻桃紅色的金屬色澤,與表面金紅交錯,閃爍著瑰麗金色結晶體的斑銅獨樹一幟,因此就被世人稱為“雲南斑銅”。
斑銅有“生斑”與“熟斑”之分,其制品亦有繁簡、大小之別。所謂“生”者,系以高品位生斑自然銅冷鍛打磨而成的銅器皿或工藝美術品;“熟斑”則以高品位的銅基合金經復雜工藝顯色、顯斑而制成的工藝美術品。大抵生斑制品因原料和工藝所限,一般造型較小、較簡單,多為普通的生活器皿,間或有小型鼎、爐、瓶類仿古制品;熟斑的造型則較生斑細致、復雜得多,造型也更為典雅、豐富。
斑銅工藝始於何時並無史料記載,然而考古學的證據顯示,雲南最早在明代已有斑銅器件的制作。若要追本溯源,那麼斑銅源於東川、會澤。會澤冶銅業發達,一些跟銅相關的制造工藝繁盛。斑銅至少在明代已見行世,但初始於何時何地,至今尚無可靠史證。至清代時,特別是1905年昆明作為自辟商埠開放並1910年滇越鐵路修通後,銅器制造業有了發展,斑銅制品聲名日盛,成為昆明工藝美術品之出類拔萃者。此後,由昆明市斑銅廠(昆明市斑銅廠有限公司前身)作為當時唯一傳承注冊專業生產制作“雲南斑銅”廠家,在傳承基礎上,創新融合金銀手飾加工工藝和烏銅走銀工藝,配以優秀的設計開發和精工制作而受國際專家青睐而授予大獎。
從這一時期起,“雲南斑銅”工藝品才真正引起世人的關注,雲南斑銅歷史與文化才逐步得以發掘整理,而這時期昆明市斑銅廠的雲南斑銅工藝品無論是工藝還是藝術水平都已經大大超過了以前的老斑銅,其中,“孔雀瓶”、“孔雀明王”和“牛虎案”等多件珍品也相繼開發出來,並在各地巡回展出。這些作品,一直作為現在昆明市斑銅廠有限公司的代表作品保留生產至今。從此雲南斑銅為雲南省工藝美術的驕傲,曾多次榮獲輕工部優質產品,省優質、市優良產品稱號。作品除陳列人民大會堂外,“孔雀明王”、“大犀牛”、“薰爐”、“仿古牛”“五型爐”等多件珍品被列為國家珍品收藏;政府首腦出國仿問,也經常以雲南斑銅作為禮品贈送友邦各國。1996年,雲南斑銅牛虎案作為雲南省政府禮品贈送美國總統布什;1999年香港回歸,雲南省政府將斑銅“大孔雀瓶”贈香港特區作為成立紀念。
雲南斑銅作為一個地方性特種工藝品牌曾申報過國家專利,目前經省標准計量局和省技術監督局論證,頒布並執行《雲南省斑銅工藝質量標准》。擁有生產專利權的唯一廠家是具有正規技藝傳承的昆明市斑銅廠有限公司,共生產人物、花卉、瓶罐、爐尊、壁飾、器皿等六大類斑銅系工美產品,注冊商標為“孔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