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青銅器 >>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

日期:2016/12/14 18:12:58      編輯:仿古青銅器

    

    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銅奔馬,為東漢青銅器,1969年出土於甘肅省武威雷台的東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86年定為國寶級文物。

    《馬踏飛燕》是1969年在甘肅武威擂台東漢墓中出土。這件古代青銅作品,作於公元220年前後,高34.5厘米,長41厘米。這件兩千年前制作的銅奔馬造型生動,鑄造精美,比例准確,四肢動勢符合馬的動作習性,為中外的許多考古學家和藝術家歎為觀止。奔馬正昂首嘶鳴,舉足騰躍,一只蹄踏在一只飛翔的燕子身上。從力學上分析,《馬踏飛燕》為飛燕找到了重心落點,造成穩定性。這種浪漫主義手法烘托了駿馬矯健的英姿和風馳電掣的神情,給人們豐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覺,又有動的節奏。《馬踏飛燕》也是中國青銅藝術的奇葩。

    馬踏飛燕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龍雀。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只正疾馳的龍雀背上,小龍雀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只凌雲飛馳、骁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准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推薦閱讀:

藝術經典欣賞:馬踏飛燕

修復“馬踏飛燕”紀實

晉侯鳥尊——青銅器中的精品

曾侯乙青銅編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