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建築材料 >> 仿古工藝品 >> 仿古瓷 >> 中國歷代瓷器名品賞析

中國歷代瓷器名品賞析

日期:2016/12/14 18:10:00      編輯:仿古瓷
    瓷器,是一種比陶器更堅硬的器皿。它以瓷土制坯,表面有一層潤澤透明的釉,斷面不吸水,扣之音響清脆。瓷器,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色澤為青。六朝時,瓷器無論質地、火度和應用都達到了一定程度。“瓷”這個字在漢以前指“瓦器”,許慎《說文解字》中解釋“瓷”為:“瓦器,從瓦次。”而“瓷”的意思與實物相應正式出現則在西晉。晉代的東瓯窯是我國第一座有文獻記載的窯場。

    這裡收集了部分中國歷代瓷器名品――青瓷、白瓷、黑瓷、釉裡紅、窯變、油滴、玳瑁、粉彩、法琅彩、墨彩、青花、黃釉等等……精美的圖片和經典的賞析短文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這些瓷器的精與美之所在。

窯變釉圓壺


    窯變釉圓壺。在唐代曾流行過窯變釉花瓷。其呈色機理是由於釉水中含有多種呈色金屬氧化物,在瓷器燒造過程中因釉水熔融下流而形成各種自然流淌的美麗色斑。此壺的釉色以黑色為主,釉面上形成了泉湧般的白色和藍色斑紋,使器物既莊嚴又活潑。同類器物極難見到,一般都可定為珍貴文物。原件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長沙窯貼花舞蹈人物紋執壺


    長沙窯貼花舞蹈人物紋執壺。該壺造型為撇口、短頸、碩腹、平底假圈足。肩部有八稜短流。與流對應的另一側有扁形曲柄。柄、流之間有雙耳。腹部堆貼三處花紋、內容分別為單層方塔,在圓毯上跳舞的舞伎、側立吹奏樂器的伴奏者,堆貼紋上均施褐色彩斑。器物造型大方、紋飾精美,是長沙、窯瓷器的精品,曾參加1992年全國文物精華展覽。原件1973年出土於湖南省衡陽市,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紫定瓷器


    高18.1cm口徑9.1cm定窯以燒白瓷器為主,兼燒醬釉、黑釉等其它釉色的瓷器。醬釉通常稱為紫定,十分稀少。這件紫定壺造型為盤口,直頸斜收,豐肩,平底,釉色為醬紫色,腹部繪金彩已脫落。只能微見痕跡,是難得的紫定珍品。全國已發現的紫定瓷器不足十件,而描金彩者僅此一見,價值高昂自不侍言。曾參加1990年中國文物精華展覽。原件1984年出土於安徽省肥西縣。現藏於安徽省合肥市文物管理處。

景德鎮窯影青蓮瓣形溫壺


    景德鎮窯影青蓮瓣形溫壺通高25.8cm壺為北宋景德鎮湖田窯所產,由注壺和溫碗兩部分組成,注壺高揚長流,壺蓋上雕塑一只小獅子。肩部雕刻有垂蓮瓣紋。溫碗口部做成一朵盛開的蓮花,圈足部雕飾一圈覆蓮瓣紋,全器精巧雅致,是北宋景德鎮窯影青瓷中的極品。曾多次參加全國文物展覽,其圖片於1991年被國家郵電部印成郵票向全國發行。1963年出上於安徽省宿松縣,現藏安徽省博物館。

推薦閱讀:

甘丹寺——藏傳佛教黃教之祖寺

金華市文化古跡名勝遭遇冷落

百年前武漢頂級“法寶”讓你大開眼界

平壩天台山伍龍寺:隱藏在深山中的明珠

 

鈞窯粉青窯變粉紅碗


    鈞窯粉青窯變粉紅碗高8.9cm深7.6cm口徑15cm足徑4.6cm其造型為圓口內斂、尖底小圈足。口緣較薄,胎體向下逐漸增厚。在粉青釉地上出現因窯變作用形成的銅紅斑塊。圈足無鈞釉,塗飾淺儲色薄汁,是鉤窯器中的佳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國內拍賣市場價可達數十萬元。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哥窯葵口碗·南宋


    哥窯葵口碗·南宋口徑20cm該碗口沿造型為六瓣葵口式,是常見的宋代碗類造型。但其通體開冰裂紋。“金絲鐵線”特征明顯,亦屬於典型的傳世哥窯器物,特別珍貴。1992年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現藏上海博物館”。

金·白唇黑釉油滴盞宋、金


    金·白唇黑釉油滴盞宋、金時期,福建建陽窯生產的黑釉盞最為著名,稱“建盞”。其器型主要有兩種:一為敞口淺腹盞,一為斂口深腹盞。其胎色青黑,胎釉均厚,下部垂釉嚴重。由於窯變作用,釉色品種有兔毫、油滴、銀星等多種,而以兔毫為多見、油滴、銀星均為罕見,十分珍貴。有的盞圈足底還刻“供御”、“進棧”字樣,是供奉的御用品,更為難得,除建窯外,當時全國其它眾多的窯場也生產這類造型的黑釉盞,釉色比較著名的有吉州窯的玳瑁——釉色酷似海龜殼;鹧鸪斑——釉色酷似鹧鸪鳥羽毛斑紋。在北方金人統治地區的河北定窯生產的這類產品,造型為多敞口盞,其特點是胎薄體輕、胎色潔白。釉色常常不夠黑,而呈鐵紅色或醬褐色。河南省一帶常生產一種白唇黑釉盞,其唇口是白色的素瓷。唇口以下器內外施黑釉,有的黑釉釉面上滿布“銀星”或“油滴”,是非常珍貴的。這些盞類一般都比較小,口沿直徑多在14厘米以內,高度多在5.5厘米以內。這類黑釉器,在日本被稱之為“天目”。一些“油滴”,“銀星”類黑釉盞被奉為國寶級,特別寶貴。

    龍泉窯荷葉蓋大罐高30cm口徑24cm直口鼓腹,荷葉形蓋,蓋頂有紐。由蓋至器物底部只飾數道凸弦紋。通體施青綠釉,釉色較瑩潤。整個器物造型簡潔大方,充分展示元代瓷器的造型力度,是元代龍泉青瓷中的佳品。民間交易價在萬元以上。1990年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原件1984年出土於江蘇溧水縣,現藏該縣博物館。

青花騎馬人物紋罐


    青花騎馬人物紋罐高34cm口徑21cm足徑20cm腹徑33.9cm該罐造型為典型的元代大罐特點,廣口、短頸、寬肩鼓腹、下腹收。整個器型矮平,其青花繪畫精細傳神,主題紋飾取材於元曲“漢宮秋”,反映王昭君與匈奴人的生活場景。青花發色鮮艷,構圖細密,為元青花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原件藏日本東京出光美術館。

景德鎮窯甜白釉盤


    景德鎮窯甜白釉盤高7.6cm口徑38.3cm足徑37.9cm永樂時期,景德鎮窯燒造成功釉質潔白,溫潤肥厚的白釉瓷器,稱“甜白”。以後的各類彩瓷即在此基礎上發展,該盤造型為敞口、大圈足、細砂底,胎骨較厚重,釉質瑩潤,是永樂甜白瓷中的佳作。現藏上海博物館。

五彩魚藻紋蓋罐


    五彩魚藻紋蓋罐高33.2cm口徑19.5cm該罐造型端莊,裝飾手法以釉下青花與釉上紅、黃、綠等各種色彩相結會,描繪出紅鯉魚游曳於蓮藻之間。作品色彩濃艷,是嘉靖五彩瓷器的精品。1990年參加中國文物精華展覽。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寶石紅觀音尊


    寶石紅觀音尊高45.1cm口徑10.9cm足徑13.7cm郎窯紅瓷器紅色鮮艷,美如紅寶石,故又稱之“寶石紅”。也有人認為其紅色深艷,如初凝之牛血,亦稱之為“牛血紅”。郎窯紅瓷器內外開片、釉面透亮垂流,除口沿淺淡外,越往下紅色越濃艷,但一般流釉不過足。口沿因釉層薄,出現“燈草邊”,故稱之“脫口垂足郎不流。”此尊造型規整,釉色鮮紅透明,是不可多得極為珍貴的“郎窯紅”官窯器,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推薦閱讀:

甘丹寺——藏傳佛教黃教之祖寺

金華市文化古跡名勝遭遇冷落

百年前武漢頂級“法寶”讓你大開眼界

平壩天台山伍龍寺:隱藏在深山中的明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