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釉裡紅瓷倉
日期:2016/12/14 18:07:23   編輯:仿古瓷
青花釉裡紅瓷倉,又稱紅釉堆塑樓閣式倉,是元代瓷器珍品,造型別致,屬於隨葬明器,青花釉裡紅瓷器物本已非常罕見,這種樓閣式瓷倉且有明確紀年的樣式,迄今僅此一件。1974年出土於江西省景德鎮,1979年9月,豐城縣文化館在江西省文物商店協助下征集得到,現藏江西省博物館。
瓷倉通高29.5厘米,橫寬20.5厘米,進深10厘米。倉頂是庑殿重檐頂,紅柱,瓦由釉裡紅點彩串珠組成。兩旁作亭式稍低於倉頂。整個樓閣,形式上是一座宴樂廳。樓的四周有高2厘米的小欄桿。中有隔牆,分為前、後樓。前樓內置寶座,寶座兩側各有一人雙手執翣,座前有二人舞蹈。後樓與前樓相通,有一支四人樂隊,執腰鼓、琵琶、蕭等,正在演奏,正樓兩側的旁樓也各置欄桿。左樓二人演奏琵琶、拍板,右樓二人在吹奏蕭笛。樓上的侍俑高3.5厘米。
樓閣四柱飾紅色,柱高15.3厘米,寬9.4厘米。四柱之內為倉。正面有門,門旁還有二人,手執棍棒,身著紅彩白色衣衫,高4.7厘米。背面的壁上書寫墓志。志文用青料寫在白底上,呈藍灰色,筆畫重者呈褐色。倉的左側壁上有黑底填紅色正楷直書"五谷倉所",柱前也有二人,高3.5厘米。其中一人執圓形簸箕,顯然是料理糧食的。倉的右側壁上有黑底填紅正楷直書"凌氏墓用"。依壁分立二人,高3.7厘米。這也是護倉的侍俑。
全倉部分施影青釉,部分施紅釉,並以青、紅彩繪點綴裝飾。青料呈藍灰色,釉裡紅呈紫紅或紅褐色,色彩調配莊重,使整個樓閣亭台渾然一體,凝重秀麗。樓閣高低相錯,主次有序,充分表現了元代時期江南木結構建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