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園擁翠泊畫船
日期:2016/12/14 19:13:07   編輯:古建園林舫在中國園林裡是一種常用的建築藝術手法,往往臨水而築,形如舟楫,人入其中頓生似航非航之感,拙政園“香洲”、留園“明瑟樓”、怡園“畫舫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位於虎丘“擁翠山莊”東側的旱船“不波艇”卻是依山而築,雖得山木掩映,卻無池沼可依,在眾多古典園林中別具一格。
“不波艇”坐北朝南,歇山頂,狀若飛舉,因舫靠擁翠山莊院牆,所以一改在畫舫兩側置和合窗的普遍布局,而是單在東側設窗,並省略了一般旱舫中堂內置的扇和頭艙一側的跳板,直接與山園石徑相通,使畫舫風格更為簡約,與擁翠山莊渾然一體,頗具山林隱逸之氣。舫題額“海不揚波”,暗寓虎丘原名海湧山,在遠古時代是海中湧現的一座島嶼。據方志記載,過去山上就有“望海樓”,可眺望海景,劉禹錫曾留下過“獨宿望海樓,夜深真木冷”的詩句,時至今日,環山河環抱虎丘,依然讓人隱約感受到幾分海上浮仙島的獨特景致。舫南雖無池沼可依,確有古井“憨憨泉”可借,該井為梁代高僧憨憨尊者所鑿,相傳此井泉脈恰好在海眼上,所以又叫“海湧泉”,泉水甚清,《桐橋倚棹錄》上就有“居人於此汲泉烹茗”的記載。清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春,邑人朱修庭和僧雲閒尋古訪幽,在荒煙漫草中找到了古憨憨泉,恰逢清末蘇州狀元洪鈞諸名流,大家品茗後深感泉水水質優良,在洪鈞倡議下,募集到錢款數萬,利用憨憨泉周圍的隙地建造了擁翠山莊。山莊依山築屋,形成台級式小園,園內雖無池沼,但翠木茂密,石徑盤轉,《擁翠山莊記》就有“雜植梅柳蕉竹數百本,風來搖,戛響空寂,日色正午,人景皆綠”的記載,而“不波艇”猶如一葉扁舟泊於山道一側,地理位置絕佳,上可仰視虎丘斜塔,下可俯瞰憨憨泉、環山河,彌補了山園缺乏水景的不足,白居易所津津樂道的“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雲石”的山水意境在此顯露無遺。